诗句

“春风吹尽燕初至”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春风吹尽燕初至”出自唐代张纮的《行路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n fēng chuī jǐn yàn chū zh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春风吹尽燕初至”全诗

《行路难》

春风吹尽燕初至

君不见温家玉镜台,提携抱握九重来。
君不见相如绿绮琴,一抚一拍凤凰音。
人生意气须及早,莫负当年行乐心。
荆王奏曲楚妃叹,曲尽欢终夜将半。
朱楼银阁正平生,碧草青苔坐芜漫。
当春对酒不须疑,视日相看能几时。
春风吹尽燕初至,此时自为称君意。
秋露萎草鸿始归,此时衰暮与君违。
人生翻覆何常定,谁保容颜无是非。


赏析


中文译文:

君未曾见温家玉镜台,
扶持着宝剑赴九重天来。
君未曾见相如的绿绮琴,
抚弄着唤醒凤凰的音韵。

人生的意气应该及早追求,
不要辜负年少时的快乐心情。
荆王奏出曲子,楚妃叹息,
曲调已尽,欢乐终夜之半。

朱楼银阁在平生中是崇高的,
坐在碧草青苔所漫溢的处所。
当在春天对酒,不应有疑虑,
看一日接一日,时间已过去了多少。

春风吹尽了燕子初至的时刻,
此时自认为是称你的意思。
秋露落下,草木开始凋零,
此时衰老与你分离。

人生翻转起伏无时常定,
谁能保持容颜没有是非之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带有哲理性质的语言,探讨了人生的变幻与无常。诗中通过描绘一系列古代人物和景物的流转,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幻无常。诗人以温家玉镜台、相如绿绮琴等古代人物和物件来象征人生中的喜悲离合,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法掌控的命运。

诗中提到的温家玉镜台,表示它既具有美丽之物的象征,又有武士意志的象征;相如的绿绮琴,象征着丰富多彩的音乐和文化。荆王奏曲楚妃叹,暗示了欢乐和哀伤都是短暂的。朱楼银阁和碧草青苔则分别象征了高贵和幽雅的环境。

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秋天以及春风、秋露,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人生的变迁。最后的一句“人生翻覆何常定,谁保容颜无是非”,提醒人们要积极面对人生的起伏和无常,不要被外界的变化困扰,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描绘景物和引用历史故事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探索,展示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变化的深刻感悟。

“春风吹尽燕初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íng lù nán
行路难

jūn bú jiàn wēn jiā yù jìng tái, tí xié bào wò jiǔ chóng lái.
君不见温家玉镜台,提携抱握九重来。
jūn bú jiàn xiàng rú lǜ qǐ qín, yī fǔ yī pāi fèng huáng yīn.
君不见相如绿绮琴,一抚一拍凤凰音。
rén shēng yì qì xū jí zǎo, mò fù dāng nián xíng lè xīn.
人生意气须及早,莫负当年行乐心。
jīng wáng zòu qū chǔ fēi tàn,
荆王奏曲楚妃叹,
qū jìn huān zhōng yè jiāng bàn.
曲尽欢终夜将半。
zhū lóu yín gé zhèng píng shēng, bì cǎo qīng tái zuò wú màn.
朱楼银阁正平生,碧草青苔坐芜漫。
dāng chūn duì jiǔ bù xū yí, shì rì xiāng kàn néng jǐ shí.
当春对酒不须疑,视日相看能几时。
chūn fēng chuī jǐn yàn chū zhì,
春风吹尽燕初至,
cǐ shí zì wèi chēng jūn yì.
此时自为称君意。
qiū lù wēi cǎo hóng shǐ guī, cǐ shí shuāi mù yǔ jūn wéi.
秋露萎草鸿始归,此时衰暮与君违。
rén shēng fān fù hé cháng dìng, shuí bǎo róng yán wú shì fēi.
人生翻覆何常定,谁保容颜无是非。

“春风吹尽燕初至”平仄韵脚


拼音:chūn fēng chuī jǐn yàn chū zhì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作者简介


张纮张纮(151—211年),字子纲,广陵人。东吴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平定江东时亲自登门邀请,张纮遂出仕为官。后来,张纮被派遣至许都,任命侍御史。但孙权继位时张纮又返回了东吴,任长史之职。张纮后来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正在准备时张纮病逝,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流涕。

作者介绍


张纮的生平

早年经历
  张纮年轻时游学京都,曾曾跟博士韩宗学习易经和欧阳尚书,又到外黄跟濮阳闿学习韩诗、礼记和左氏春秋,后回到本郡,被荐举为茂才,当时大将军何进、太尉朱俊、司空荀爽辟他为掾,他都拒绝应召,避乱来到江东。孙策创建基业时,张纮便投靠了孙策。孙策上表任他为正议校尉,后跟随孙策征伐丹杨。孙策亲临战斗前线,张纮劝谏说:“主将是筹谋划策的角色,三军命运全依托于他,不可轻率行动,亲身与区区小寇对阵相斗。希望您能珍重上天授予您的才干,符合天下的愿望,不要让全国上下为您的安危而担心受吓。”

文理意正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孙策派遣张纮奉献奏章到许昌,被留在那里担任侍御史。少府孔融等都和他亲近友善。曹操听说孙策去世,打算趁东吴举丧期间进行征伐,张纮对他进行劝谏,认为乘人丧事而用兵,既有违传统的道义,如果攻而不胜,还会使两方结仇而丢弃往日盟好,不如借此机会厚待东吴。曹操听取了他的意见,当即上表任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会稽太守。曹操想让张纮劝引孙权归降,外任张纮为会稽东部都尉。陈琳著有《武库赋》,张纮读后写信称赞陈琳的文才。陈琳却说与张纮及张昭两人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孙权对群臣大多直接称呼其字,唯独称呼张昭为张公,称张纮为东部,可见孙权对二人的器重。

共施经略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孙权任命张纮为长史,随军征讨合肥。孙权率领轻骑准备亲自前往突击敌人,张纮劝谏说:“兵器即是凶器,战争即是凶险。现在您依恃旺盛雄壮的气势,轻视强大凶暴的敌人,三军将士,无不寒心,虽说斩敌将夺敌旗,威震敌军,但这只是偏将的责任,而不是主帅所干的事情。希望您抑制住孟贲、夏育那样的勇猛鲁莽,胸怀成为王霸的大计。”孙权接受了他的建议而放弃了行动。
  回师后,第二年孙权准备再次出兵,张纮又劝谏说:“自古以来帝王是承受天命的君主,虽有皇灵辅佑在上,文德传扬于下,也要依靠武功来昭其勋绩。然而武功贵在因时而取,然后才建树威势。如今您正遭遇汉家四百年未有之厄运,有扶助危难之功业,理当暂且隐伏偃息军队,广泛开垦农耕,任贤使能,务须崇尚宽和仁惠政策,顺应天命来施行诛讨,这样就可以不劳师动众而天下平定。”于是孙权便停止了军事行动。

临终嘱咐
  张纮建议应当离开吴郡移都秣陵,孙权依从其说。孙权让张纮回吴郡接来家眷,走在半路上张纮病逝。临死前,他授意儿子张靖给孙权留下书笺说:“自古以来有国有家之人,都想修治德政来兴隆盛世,至于他们的治理,大多没有理想的结果。并非没有忠臣良将相辅佐,不是不明白治国的根本,而是由于君主不能克服自己的好恶情感,不善于听取意见。人之常情是畏难趋易,喜好相同的意见而讨厌不同的意见,这与治世法则正好相反。《易传》有言‘从善如登山,学坏如崩山’,是说学好不容易。君主继承数代相传的基业,凭借自然的趋势,掌握着驾御群臣的八柄权威,乐于做好做的事、听好听的话,无须向他人索求什么,而忠臣心怀难于进用的治国之术,说出逆耳的忠言,两者不能相互合意,不也是理所当然吗?不合就会产生隔阂,巧言令色之人便乘虚而入,君主就会被假忠迷惑眼睛,贪恋小人的恩爱,于是贤愚混杂,长幼失序,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人情关系扰乱了正常的统治秩序。故此圣明的君主醒悟到这一点,如饥似渴地寻求贤才,不厌其烦地接受忠谏,克制感情、减抑情欲,为了道义而割舍恩爱,在上者无偏颇错误的任命,在下者也就绝了非分之念。您应当加以三思,忍受辱垢、掩藏锋芒,以成就仁义泽被天下的大业。”张纮卒年六十。孙权看了他的遗书涕泣交流。张纮著有诗赋铭诔十多篇。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