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刺只空回”出自宋代赵蕃的《寄韩季萧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óu cì zhǐ kōng huí,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投刺只空回”全诗:怕到看经院,愁登拟岘台。
人言已仙佛,我意只悲哀。
此道谁人付,陵阳有后来。
款门期一见,投刺只空回。
《寄韩季萧二首》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怕到看经院,
愁登拟岘台。
人言已仙佛,
我意只悲哀。
此道谁人付,
陵阳有后来。
款门期一见,
投刺只空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忧虑和无奈之情。诗人感到害怕,害怕到寺庙中去读经典,他心中充满了忧愁,愁苦得仿佛要登上拟岘台(一座险峻的山峰)。人们都说他已经成为了仙人或佛陀,但他自己只有悲哀之情。他不知道这条道路是由谁指引的,他只能期待陵阳(地名)之后的人们能够继续走下去。他期待着有人来拜访他,但只有空空的回音回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诗人在世俗的评价中被视为仙人或佛陀,但他自己并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已经超脱了尘世的束缚。他感到恐惧和愁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自己的处境感到困惑。诗中的"怕"和"愁"表达了诗人对未知和未来的担忧,而"我意只悲哀"则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无奈和悲伤。诗人对于道路的归属感到困惑,他不知道这条道路是由谁指引的,只能期待后来的人们能够继续前行。最后两句中的"款门期一见,投刺只空回"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来探访他,但只得到了空洞的回音。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孤独,给人以深思。
jì hán jì xiāo èr shǒu
寄韩季萧二首
pà dào kàn jīng yuàn, chóu dēng nǐ xiàn tái.
怕到看经院,愁登拟岘台。
rén yán yǐ xiān fó, wǒ yì zhǐ bēi āi.
人言已仙佛,我意只悲哀。
cǐ dào shuí rén fù, líng yáng yǒu hòu lái.
此道谁人付,陵阳有后来。
kuǎn mén qī yī jiàn, tóu cì zhǐ kōng huí.
款门期一见,投刺只空回。
拼音:tóu cì zhǐ kōng huí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