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剥阴苔”出自明代高启的《赠杨荥阳》,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óng mén bō yīn tái,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龙门剥阴苔”全诗:嘉陵美山水,亦复富文彦。
杨君产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艺林选。
客屈稷下谈,王邀邺中宴。
出门得名声,不假亲旧援。
匣剑未久埋,囊锥已先见。
吐词实瑰奇,读者心欲颤。
刀鸣斗夫勇,花妥笑女倩。
如观广场中,百戏张曼衍。
平生眼无人,遇我独相善。
陌头每并出,两骑无后先。
喜从兔园游,惭受狗监荐。
君歌我固服,我赋君亦羡。
堕筵吟帽乌,踏席舞裙茜。
醉中共笑语,往往杂谐谚。
有时出城西,山水恣攀践。
岩眠曙猿惊,涧饮夏莺啭。
吴宫妓去榭,萧寺僧开殿。
龙门剥阴苔,高什记题遍。
欢游正相酣,世事忽惊变。
朋俦半生死,一世如激电。
我棹返江浔,君车赴淮甸。
旋闻逐流人,居濠又移汴。
一身去何赍,空橐唯破砚。
危途晚行疲,欲进足如罥。
狼来树杪避,蝎走灯下见。
渡河自撑篙,水急船断纤。
及至秋已深,旧褐风裂片。
难寻高阳饮,空吊鄢陵战。
圣恩忽加怜,收拔佐山县。
卑曹敢云辞,执版谒府掾。
官庖尽炊藜,民赋半输绢。
低飞蓬蒿间,不异雉带箭。
有亲寓京师,年老阙供馔。
欲奉朝夕欢,去职胡敢擅。
晨上宰相书,得归遂微愿。
上堂具珍鲑,呼妇卖钗钏。
我时别君久,问讯愧无便。
空题忆君诗,细字书满卷。
今春被诏起,前史预编撰。
始来长干门,杨柳正飞燕。
逢君风尘余,不改旧颜面。
握手话苦辛,悲喜杂庆唁。
客中虽无钱,自写赊酒券。
邀来卧东阁,月出初锁院。
君言涉艰难,壮志今已倦。
回头悟前非,更名慕蘧瑗。
我闻棠谿金,不畏经百炼。
胡为暂失路,遽欲老贫贱。
吾皇奋神武,四海始安奠。
栈通谕夷文,驿走征士传。
时巡抗霓旌,肆觐冠星弁。
功成万瑞集,礼欲议封禅。
君才适时需,正若当暑扇。
手持照国珠,胸出补衮线。
便应上金銮,立对被天眷。
嗟余忝载笔,鼠璞难自衒。
幸兹际昌辰,魏阙宁不恋。
但忧误蒙恩,不称终冒谴。
秋风楚潮满,归舸帆欲转。
君若念故交,殷勤一相饯。
嘉陵江美山水,还有富有文彦。
杨君产的国家,材拔性高急躁。
平民逃名城,早日进入文坛选。
客使稷下谈,王邀邺中宴。
出门得名声,不必亲旧援。
匣剑还埋了很久,口袋锥已经出现。
吐词实际上瑰丽,读者想抖。
刀在战斗勇气,花妥笑女儿倩。
如观察广场中,百戏张曼衍。
平生眼没有人,待我独自相处得很好。
陌头常常一起出去,两个人没有落后。
高兴从兔园游,惭愧受到狗监推荐。
你唱我就服,我赋予你也羡慕。
堕入筵吟帽乌鸦,踏在舞裙红。
醉中一起说笑,往往夹杂着诙谐谚语。
有时从城西,山水放任攀登。
岩睡曙猿惊,涧饮夏莺啭。
吴宫妓女去榭,萧寺僧开殿。
龙门剥去阴苔,高什记题遍。
欢乐游正相时,世上的事情忽然又变。
朋俦半生死,一世如激电。
我划回江浔,你车前往淮甸。
随即听到逐流人,在濠又把汴州。
一身去什么带,空口袋只有破砚。
危险道路晚走疲,想进足如缠绕。
狼来树梢上躲避,蝎子跑灯下见。
渡黄河自撑篙,水急船断纤。
到秋已深,旧衣服风撕裂片。
难以寻高阳喝,空中吊鄢陵作战。
圣恩忽然加怜悯,把拔佐山县。
低曹敢说词,拿版谒府掾。
官厨师都煮藜,百姓赋税减半交纳绢。
低飞蓬蒿之间,不异维带箭。
有亲戚住在京城,老年网供给的食物。
想奉早晚欢,离职怎么敢擅自。
早晨登上宰相书,能够回来就微希望。
上堂具珍鲑,呼唤妻子卖掉钗钏。
我当时别你很久了,问候惭愧没有便利。
空题回忆你诗,细字书满卷。
今年春天被下诏起,前史参与编撰。
开始来长干门,杨柳正飞燕。
逢君风尘多,不改变旧脸。
握手话辛苦,悲喜混合庆贺吊唁。
客中虽然没有钱,从写赊酒券。
邀请来躺在东阁,月亮出当初锁院。
您说渡过艰难,雄心壮志现在已经厌倦。
回头觉悟前非,改名仰慕蘧瑗。
我听说棠溪金,不害怕经百炼。
胡为暂时迷路,就想老贫贱。
我皇奋神武,天下始安奠。
栈通谕夷文,骚到征士传。
时巡对抗霓旌,冠星王弁朝见。
成功万瑞集,想商议封禅礼。
你才能现实需要,正如同夏天扇。
手持照国珠,胸部出补衮线。
就应该上金銮,刘立被上天眷顾。
啊我愧记载,老鼠郭璞难以自我。
到这个时候昌辰,北魏朝廷难道不留恋。
只担心误蒙恩,不说始终冒着谴责。
秋风楚潮水满,回到小船帆想转。
如果你念所以交,殷勤一相为。
zèng yáng xíng yáng
赠杨荥阳
jiā líng měi shān shuǐ, yì fù fù wén yàn.
嘉陵美山水,亦复富文彦。
yáng jūn chǎn qí bāng, cái bá xìng gāo juàn.
杨君产其邦,材拔性高狷。
bù yī zǒu míng dōu, zǎo rù yì lín xuǎn.
布衣走名都,早入艺林选。
kè qū jì xià tán, wáng yāo yè zhōng yàn.
客屈稷下谈,王邀邺中宴。
chū mén dé míng shēng, bù jiǎ qīn jiù yuán.
出门得名声,不假亲旧援。
xiá jiàn wèi jiǔ mái, náng zhuī yǐ xiān jiàn.
匣剑未久埋,囊锥已先见。
tǔ cí shí guī qí, dú zhě xīn yù chàn.
吐词实瑰奇,读者心欲颤。
dāo míng dòu fū yǒng, huā tuǒ xiào nǚ qiàn.
刀鸣斗夫勇,花妥笑女倩。
rú guān guǎng chǎng zhōng, bǎi xì zhāng màn yǎn.
如观广场中,百戏张曼衍。
píng shēng yǎn wú rén, yù wǒ dú xiāng shàn.
平生眼无人,遇我独相善。
mò tóu měi bìng chū, liǎng qí wú hòu xiān.
陌头每并出,两骑无后先。
xǐ cóng tù yuán yóu, cán shòu gǒu jiān jiàn.
喜从兔园游,惭受狗监荐。
jūn gē wǒ gù fú, wǒ fù jūn yì xiàn.
君歌我固服,我赋君亦羡。
duò yán yín mào wū, tà xí wǔ qún qiàn.
堕筵吟帽乌,踏席舞裙茜。
zuì zhōng gòng xiào yǔ, wǎng wǎng zá xié yàn.
醉中共笑语,往往杂谐谚。
yǒu shí chū chéng xī, shān shuǐ zì pān jiàn.
有时出城西,山水恣攀践。
yán mián shǔ yuán jīng, jiàn yǐn xià yīng zhuàn.
岩眠曙猿惊,涧饮夏莺啭。
wú gōng jì qù xiè, xiāo sì sēng kāi diàn.
吴宫妓去榭,萧寺僧开殿。
lóng mén bō yīn tái, gāo shén jì tí biàn.
龙门剥阴苔,高什记题遍。
huān yóu zhèng xiāng hān, shì shì hū jīng biàn.
欢游正相酣,世事忽惊变。
péng chóu bàn shēng sǐ, yī shì rú jī diàn.
朋俦半生死,一世如激电。
wǒ zhào fǎn jiāng xún, jūn chē fù huái diān.
我棹返江浔,君车赴淮甸。
xuán wén zhú liú rén, jū háo yòu yí biàn.
旋闻逐流人,居濠又移汴。
yī shēn qù hé jī, kōng tuó wéi pò yàn.
一身去何赍,空橐唯破砚。
wēi tú wǎn xíng pí, yù jìn zú rú juàn.
危途晚行疲,欲进足如罥。
láng lái shù miǎo bì, xiē zǒu dēng xià jiàn.
狼来树杪避,蝎走灯下见。
dù hé zì chēng gāo, shuǐ jí chuán duàn xiān.
渡河自撑篙,水急船断纤。
jí zhì qiū yǐ shēn, jiù hè fēng liè piàn.
及至秋已深,旧褐风裂片。
nán xún gāo yáng yǐn, kōng diào yān líng zhàn.
难寻高阳饮,空吊鄢陵战。
shèng ēn hū jiā lián, shōu bá zuǒ shān xiàn.
圣恩忽加怜,收拔佐山县。
bēi cáo gǎn yún cí, zhí bǎn yè fǔ yuàn.
卑曹敢云辞,执版谒府掾。
guān páo jǐn chuī lí, mín fù bàn shū juàn.
官庖尽炊藜,民赋半输绢。
dī fēi péng hāo jiān, bù yì zhì dài jiàn.
低飞蓬蒿间,不异雉带箭。
yǒu qīn yù jīng shī, nián lǎo quē gōng zhuàn.
有亲寓京师,年老阙供馔。
yù fèng zhāo xī huān, qù zhí hú gǎn shàn.
欲奉朝夕欢,去职胡敢擅。
chén shàng zǎi xiàng shū, dé guī suì wēi yuàn.
晨上宰相书,得归遂微愿。
shàng táng jù zhēn guī, hū fù mài chāi chuàn.
上堂具珍鲑,呼妇卖钗钏。
wǒ shí bié jūn jiǔ, wèn xùn kuì wú biàn.
我时别君久,问讯愧无便。
kōng tí yì jūn shī, xì zì shū mǎn juǎn.
空题忆君诗,细字书满卷。
jīn chūn bèi zhào qǐ, qián shǐ yù biān zhuàn.
今春被诏起,前史预编撰。
shǐ lái cháng gàn mén, yáng liǔ zhèng fēi yàn.
始来长干门,杨柳正飞燕。
féng jūn fēng chén yú, bù gǎi jiù yán miàn.
逢君风尘余,不改旧颜面。
wò shǒu huà kǔ xīn, bēi xǐ zá qìng yàn.
握手话苦辛,悲喜杂庆唁。
kè zhōng suī wú qián, zì xiě shē jiǔ quàn.
客中虽无钱,自写赊酒券。
yāo lái wò dōng gé, yuè chū chū suǒ yuàn.
邀来卧东阁,月出初锁院。
jūn yán shè jiān nán, zhuàng zhì jīn yǐ juàn.
君言涉艰难,壮志今已倦。
huí tóu wù qián fēi, gēng míng mù qú yuàn.
回头悟前非,更名慕蘧瑗。
wǒ wén táng xī jīn, bù wèi jīng bǎi liàn.
我闻棠谿金,不畏经百炼。
hú wéi zàn shī lù, jù yù lǎo pín jiàn.
胡为暂失路,遽欲老贫贱。
wú huáng fèn shén wǔ, sì hǎi shǐ ān diàn.
吾皇奋神武,四海始安奠。
zhàn tōng yù yí wén, yì zǒu zhēng shì chuán.
栈通谕夷文,驿走征士传。
shí xún kàng ní jīng, sì jìn guān xīng biàn.
时巡抗霓旌,肆觐冠星弁。
gōng chéng wàn ruì jí, lǐ yù yì fēng shàn.
功成万瑞集,礼欲议封禅。
jūn cái shì shí xū, zhèng ruò dāng shǔ shàn.
君才适时需,正若当暑扇。
shǒu chí zhào guó zhū, xiōng chū bǔ gǔn xiàn.
手持照国珠,胸出补衮线。
biàn yīng shàng jīn luán, lì duì bèi tiān juàn.
便应上金銮,立对被天眷。
jiē yú tiǎn zài bǐ, shǔ pú nán zì xuàn.
嗟余忝载笔,鼠璞难自衒。
xìng zī jì chāng chén, wèi quē níng bù liàn.
幸兹际昌辰,魏阙宁不恋。
dàn yōu wù méng ēn, bù chēng zhōng mào qiǎn.
但忧误蒙恩,不称终冒谴。
qiū fēng chǔ cháo mǎn, guī gě fān yù zhuǎn.
秋风楚潮满,归舸帆欲转。
jūn ruò niàn gù jiāo, yīn qín yī xiāng jiàn.
君若念故交,殷勤一相饯。
拼音:lóng mén bō yīn tái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把高启送上刑场的是一篇《郡治上梁文》,古代平常人家盖房子上大梁时,都要摆上猪头祭神,点上炮竹驱鬼,作为苏州治所的官方办公大楼建造,更要有一篇像样的上梁文才是那么一回事。时任苏州知府的魏观,便把高启这位隐居在此地的资深文人请出来挥墨献宝。这本是一件很正常、很平常的事情,却让朱元璋抓住了把柄。其一,魏观修建的知府治所选在了张士诚宫殿遗址,而张士诚正是朱元璋当年的死对头;其二,高启写得那篇《上梁文》上,有“龙蟠虎踞”的字眼,犯了朱元璋大忌。
按照朱元璋的逻辑,“龙蟠虎踞”之地当为帝王所居,你高启把张士诚住过的地方也称“龙蟠虎踞”,岂非大逆不道?岂不是另“有异图”?用现在话说,就是“有不可告人的企图”。真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会抓住高启的“小辫子”,迫不及待、冠冕堂皇的非要置其于死地呢?据《明史·高启本传》透露:“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之未发也。”就是说,《上梁文》中的敏感字眼,只是高启被杀的导火线,而真正的祸根其实早就已经埋下了。朱元璋以此为由磨刀杀人,很明显的是在“秋后算帐”。
朱元璋从一开始就不太喜欢高启,这除了高启不肯接受户部右侍郎一职,不给皇帝面子,不愿顺从,不肯合作外,还在于他写得诗多次有意无意的触动和冒犯了朱元璋。高启曾写过一首《题宫女图》的诗:“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这本是一首针对元顺帝宫闱隐私的闲散之作,与明初宫掖毫不相干,可朱元璋偏偏要对号入座,认为高启是在借古讽今挖苦自己,所以记恨在心。再者,高启在《青丘子歌》有“不闻龙虎苦战斗”的诗句,又遭到了朱元璋的强烈厌恶。因为高启写这首诗之时,正是朱元璋率军与元军、陈友谅、张士诚三方强敌在“苦战、苦斗”之际,在朱元璋看来,你高启作为诗人不来呐喊助威倒也罢了,竟然表示不闻不问,你的政治、思想、行动与明政府是怎么保持高度一致的?另外,高启在诗中还有“不肯折腰为五斗米”的句子,表示对做官毫无兴趣,这也正是朱元璋所忌恨的。
朱元璋嗜杀成瘾,这除了对那些帮他打天下的功臣下狠手以外,他也特别热衷于消灭文人。远的不说,单说“明初四杰”,就都无一幸免的遭到他的黑手。杨基被莫名其妙的罚作苦工,最后死在工所;张羽被糊里糊涂的绑起来扔到长江喂了鱼,尸骨无存;徐贲因犒劳军队不及时,被下狱迫害致死;高启则被活活的腰斩成八段,死得最惨。
一个被皇帝忌恨和惦记了好久的诗人,迟早是会走上生命绝路的。尤其是像高启这样一个性格高昂自傲的诗人,生不逢时的遇到了像朱元璋这样一位号称“中国第一屠夫”的残忍皇帝,那也只有挨刀的份了。
高启学生吕勉回忆高启和王彝被执送南京时,“众汹惧丧魄,先生独不乱。临行在途吟哦不绝。有‘枫桥北望草斑斑,十去行人九不还’,‘自知清彻原无愧,盍请长江鉴此心’之句。”
据有关史料记载,高启被行刑时,是朱元璋亲自去监斩的,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朱元璋大概是要亲眼看着这位不合作、不给面子,多次用诗文来讽刺自己的文人是怎样一点一点死去的。历代“屠夫皇帝”的凶残程度,莫过于此。高启被腰斩后,并没有立即死去,他伏在地上用半截身子的力量,用手蘸着自己的鲜血,一连写了三个鲜红而又刺眼的“惨”字。高启事件是明初文人不依附朝廷必须付出的代价,可以说是朱元璋杀鸡儆猴的牺牲品。
高启,这位当时年仅三十九岁、最有声望的诗人被腰斩处死,绝不只是一个一般意义的刑事案件,更是一个政治事件,这是朱元璋向那些不愿顺从的士人发出的明确、冰冷的高压警告。正是高启被腰斩这一惨剧,才切实加速了明初士风的转变。
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尤精历史,嗜好诗歌,与张羽、徐贲、宋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诗文,号称“北郭十友”;与宋濂、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他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张士诚据吴称王;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守吴中,礼贤下士,闻高启才名,多次派人邀请,延为上宾,招为幕僚。座上都是巨儒硕卿,时高启年仅16岁,他厌恶官场,23岁那年借故离开,携家归依岳父周仲达,隐居于吴淞江畔的青丘,故自号青丘子,曾作有《青丘子歌》。
明洪武元年(1368),高启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以其才学,受朱元璋赏识,复命教授诸王,纂修《元史》。
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他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因此,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但朱元璋怀疑他作诗讽刺自己,对他产生忌恨。高启返青丘后,以教书治田自给。
苏州知府魏观修复府治旧基,高启为此撰写了《上梁文》;因府治旧基原为张士诚宫址,有人诬告魏观有反心,魏被诛;高启也受株连,被处以腰斩而亡。
高启著作,诗歌数量较多,初编有5集,2000余首;后自编为《缶鸣集》,存937首。景泰元年(1450)徐庸搜集遗篇,编为《高太史大全集》18卷,今通行《四部丛刊》中,《高太史大全集》即据此影印。高启的词编为《扣舷集》,文编为《凫藻集》,另刊于世;《凤台集序》保存在《珊瑚木难》中,是现存唯一评论高启在金陵的诗歌论文。
高启青年时代即有诗名,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在文学方面,高启可以说是一位天才,也是一位文坛“超级模仿秀”,而且学什么是什么。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赞誉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禾农缛丽之习而返之于正,启实有力”。不过,高启的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这种模仿,绝不是流于形式和外表,更不是简单的拷贝和删减,而是师古之后成家,认为要“兼师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独庵集序》)。
高启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则是在元末明初这段以演义、小说、戏曲为主流文化的不利环境下,独树一帜的挑起了发展诗歌的重担,并改变了元末以来缛丽不实的诗风,从而推动了诗歌的继续向前发展。但他死于盛年,尚未能够达到自成一家的目的。
高启有诗才,其诗清新超拔,雄健豪迈,尤擅长于七言歌行。他的诗体制不一,风格多样,学习汉魏晋唐诸体,均有模拟痕迹。不过他才思俊逸,诗歌多有佳作,为明代最优秀诗人之一。
高启作官只有三年,长期居于乡里,故其部分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生活,如《牧牛词》、《捕鱼词》、《养蚕词》、《射鸭词》、《伐木词》、《打麦词》、《采茶词》、《田家行》、《看刈禾》等。这些诗没有把田园生活理想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阶级剥削和人民疾苦。如《湖州歌送陈太守》写:“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芜,下田没,中田有麦牛尾稀,种成未足输官物。侯来桑下摇玉珂,听侬试唱湖州歌。湖州歌,悄终阕,几家愁苦荒村月。”又如《练圻老人农隐》、《过奉口战场》、《闻长枪兵至出越城夜投龛山》、《大水》等诗,还描写了农民在天灾兵燹下的苦难。这些作品,是高启诗歌中的精华部分。
高启诗中十之八九是个人述志感怀、游山玩景以及酬答友人之作。这类诗歌,有时也对统治阶级微露讽刺。如五古《寓感》其七云:“大道本夷直,末路生险□,杯酒出肺肝,须臾起相疑。田□排窦婴,赵高诬李斯。倾挤不少假,权宠实灾基。”对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进行了揭露。又如他去官后的《太白三章》之三:“新丰主人莫相忽,人奴亦有封侯骨。”实际上是讥讽明朝新贵的。但高启思想比较复杂,他也写了不少感沐皇恩、遁世消极的诗,未能摆脱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高启诗在艺术上有一定特色。首先,他的某些诗崇尚写实,描摹景物时细致入微。如“江黄连渚雾,野白满田冰”;“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犬随春□女,鸡唤晓耕人”等句,均产生于生活实感,新颖逼真。其次,注重含蓄,韵味深长。如《凿渠谣》:“凿渠深,一十寻;凿渠广,八十丈。凿渠未苦莫嗟吁,黄河曾开千丈余。君不见,贾尚书。”只是寥寥数句,收煞处戛然而止,给人以深远的回味。再次,用典不多,力求通畅,有些只有数句的小诗,更具有民歌风味。如《子夜四时歌》之二:“红妆何草草,晚出南湖道。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明白如话,亲切动人。这些诗的创作,与他乡居时多与下层人民接近有关。高启的诗,对明代诗歌影响较广,以致有人把他誉为“明代诗人之冠”。
高启也写词,大多内容平泛,情调低沉,逊于他的诗作。
他的散文,独创性不多,但《书博鸡者事》一文很有光采,它塑造了一个敢同豪绅斗争的义勇少年形象,语言凝炼,情节动人,有唐人传奇之风。
鉴于高启在诗歌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不仅后人尊称他为“明初诗人之冠”,而且历代诗评家也都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大清第一才子”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推崇他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一代伟人、诗人毛泽东干脆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称高启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
著有《高青丘集》,今存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平装两册,精装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