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处三花对石室”出自唐代李颀的《送王道士还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ū chǔ sān huā duì shí shì,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居处三花对石室”全诗:嵩阳道士餐柏实,居处三花对石室。
心穷伏火阳精丹,口诵淮王万毕术。
自言神诀不可求,我师闻之玄圃游。
出入彤庭佩金印,承恩赫赫如王侯。
双峰树下曾受业,应传肘后长生法。
吾闻仙地多后身,安知不是具茨人。
玉膏清泠瀑泉水,白云溪中日方此。
后今不见数十年,鬓发颜容只如是。
先生舍我欲何归,竹杖黄裳登翠微。
当有岩前白蝙蝠,迎君日暮双来飞。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王道士还山
嵩阳道士餐柏实,
居处三花对石室。
心穷伏火阳精丹,
口诵淮王万毕术。
自言神诀不可求,
我师闻之玄圃游。
出入彤庭佩金印,
承恩赫赫如王侯。
双峰树下曾受业,
应传肘后长生法。
吾闻仙地多后身,
安知不是具茨人。
玉膏清泠瀑泉水,
白云溪中日方此。
后今不见数十年,
鬓发颜容只如是。
先生舍我欲何归,
竹杖黄裳登翠微。
当有岩前白蝙蝠,
迎君日暮双来飞。
诗意:
这首诗词是唐代李颀所作,描绘了送王道士返回嵩山的情景。诗人描述了道士与自然的交融,以及他在修道过程中的坚韧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道士的生活和修行,表达了对道士的景仰和向往。诗中的道士居住在石室中,与自然和谐共处,他努力修行,追求长生不死的法术。诗人提到自己的师父曾在嵩山受业,并传授给他修炼之法。诗词中呈现了仙境的形象,如清泉、白云、翠微等,带给人们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诗人对道士的原貌也深感惋惜,鬓发已斑白,容颜不再年轻。最后,诗人以自己舍弃家园的问题向道士请教,道士的回答则以蝙蝠的形象进行了比喻,表达了他无所留恋的心态。整首诗以清丽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道士和修道生活的向往与反思。
sòng wáng dào shì hái shān
送王道士还山
sōng yáng dào shì cān bǎi shí, jū chǔ sān huā duì shí shì.
嵩阳道士餐柏实,居处三花对石室。
xīn qióng fú huǒ yáng jīng dān,
心穷伏火阳精丹,
kǒu sòng huái wáng wàn bì shù.
口诵淮王万毕术。
zì yán shén jué bù kě qiú, wǒ shī wén zhī xuán pǔ yóu.
自言神诀不可求,我师闻之玄圃游。
chū rù tóng tíng pèi jīn yìn, chéng ēn hè hè rú wáng hóu.
出入彤庭佩金印,承恩赫赫如王侯。
shuāng fēng shù xià céng shòu yè,
双峰树下曾受业,
yīng chuán zhǒu hòu cháng shēng fǎ.
应传肘后长生法。
wú wén xiān dì duō hòu shēn, ān zhī bú shì jù cí rén.
吾闻仙地多后身,安知不是具茨人。
yù gāo qīng líng pù quán shuǐ, bái yún xī zhōng rì fāng cǐ.
玉膏清泠瀑泉水,白云溪中日方此。
hòu jīn bú jiàn shù shí nián,
后今不见数十年,
bìn fà yán róng zhī rú shì.
鬓发颜容只如是。
xiān shēng shě wǒ yù hé guī, zhú zhàng huáng cháng dēng cuì wēi.
先生舍我欲何归,竹杖黄裳登翠微。
dāng yǒu yán qián bái biān fú, yíng jūn rì mù shuāng lái fēi.
当有岩前白蝙蝠,迎君日暮双来飞。
拼音:jū chǔ sān huā duì shí shì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颀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一度任新乡县尉,不久去官。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有时来往于洛阳、长安之间。他的交游很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王维、高适、王昌龄、綦毋潜等,都有诗什往还。他还喜欢炼丹修道,王维有诗相赠说:“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赠李颀》),约在天宝末去世。
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一说东川(今四川三台一带)人。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今河北南许昌)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年仍过隐居生活。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 、 《古意》 、 《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 《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
足以表现他的诗歌成就的大致有这样四个方面:
边塞诗
如《古意》、《古从军行》,以豪迈的语调写塞外的景象,揭露封建帝王开边黩武的罪恶,情调悲凉沉郁。
描写音乐的诗篇
如《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记述的是当时自西域传入的新声,可以看出唐朝文化艺术的多方面发展。
寄赠友人之作
有《送陈章甫》、《别梁锽》、《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赠张旭》等,着力描叙一些不得施展怀抱的,有才能的人物。诗中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发展了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
修道生活情趣
殷璠称之为"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也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河岳英灵集》),但有浓厚的消极思想,不能代表其主要成就。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颀诗集 1卷。今存《李颀集》有《唐人小集》本1卷;《唐诗二十六家》本3卷。《全唐诗》编为 3卷,但仍有遗漏。如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李颀诗"条提到并加以称许的"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四句,就不见于《全唐诗》。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