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食梅常苦酸”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食梅常苦酸”出自南北朝鲍照的《代东门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méi cháng kǔ suā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食梅常苦酸”全诗

《代东门行》

食梅常苦酸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断肠。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赏析


《代东门行》是南北朝时期鲍照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伤禽害琴声,疲倦旅客嫌别离的声音。别离的声音打断了旅客的思绪,使宾客和皇室成员都泪水涟涟。泪水涟涟,心情断绝,既要离去又要再见。连一息之间都不相互了解,更何况在陌生的异乡分离。征驾遥遥远,太阳渐渐西落。家中的人关上门窗休息,到了深夜才给出门子吃饭。野风吹拂着草木,让旅客的心情更加痛楚。吃梅子常常苦涩酸,穿葛布常常寒冷。美妙的音乐在场上充斥着,但是忧伤的人却笑不出来。想要自我安慰地唱起长歌,然而却唱出了自己的长久痛苦。

诗意:
《代东门行》描绘了旅客离别的悲伤情感和异乡漂泊的孤独感。诗中人物面临分离,心情愁苦,泪水不禁涌出。他们在离别的同时,也期待再次相聚,然而事与愿违,彼此之间的了解与沟通似乎变得越来越少。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的情感,风吹草木,太阳落下,让触景生情的旅客更加痛苦苦闷。整首诗以明忧暗愁的笔墨描绘了旅客在异乡的沉寂和失落,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们面临的困境。

赏析:
《代东门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写旅客的心情和景色的变化来表达多重情感。作者通过追溯人的内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将个体的情感与普遍的情感互为映衬,使诗歌更具张力。诗中使用了对偶句式,对仗紧密,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等。通过对情感的描绘,诗歌传达了人们在离散和困境中的孤独和无奈,表达了作者对异乡和离别的复杂情感。整体上,诗歌通过对个体情感的深入描述,展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的离散和沉寂,表达了那个时期人们心灵深处的苦楚和迷茫。

“食梅常苦酸”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ài dōng mén xíng
代东门行

shāng qín è xián jīng,
伤禽恶弦惊,
juàn kè è lí shēng.
倦客恶离声。
lí shēng duàn kè qíng,
离声断客情,
bīn yù jiē tì líng.
宾御皆涕零。
tì líng xīn duàn jué,
涕零心断绝,
jiāng qù fù huán jué.
将去复还诀。
yī xī bù xiāng zhī,
一息不相知,
hé kuàng yì xiāng bié.
何况异乡别。
yáo yáo zhēng jià yuǎn,
遥遥征驾远,
yǎo yǎo bái rì wǎn.
杳杳白日晚。
jū rén yǎn guī wò,
居人掩闺卧,
háng zǐ yè zhōng fàn.
行子夜中饭。
yě fēng chuī cǎo mù,
野风吹草木,
háng zǐ xīn duàn cháng.
行子心断肠。
shí méi cháng kǔ suān,
食梅常苦酸,
yī gé cháng kǔ hán.
衣葛常苦寒。
sī zhú tú mǎn zuò,
丝竹徒满坐,
yōu rén bù jiě yán.
忧人不解颜。
cháng gē yù zì wèi,
长歌欲自慰,
mí qǐ cháng hèn duān.
弥起长恨端。

“食梅常苦酸”平仄韵脚


拼音:shí méi cháng kǔ suān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作者简介


鲍照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作者介绍


鲍照的文学成就

  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

  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艺术形式上,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存80余首,有三言、五言、七言和杂言等多种形式。五言诗讲究骈俪,圆稳流利,内容丰富,感情饱满。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押韵,并可自由换韵,拓广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创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语言容量大,节奏变化多,辞藻华美流畅,抒情淋漓尽致,并具有民歌特色。沈德潜曰:“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古诗源》卷十一)。《芜城赋》借广陵在汉代的繁荣和今时的荒凉来抒发怀古之幽情,被视为六朝抒情小赋代表作之一。散文基本上属于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抒情议论融合,文气跌宕,辞藻绚丽,兼有骈散之长。

  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斧季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最为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今人丁福林、丛玲玲于2012年4月1号出版了《鲍照集校注》。

鲍照的生平

  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元嘉期间(424—45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转永嘉(今温州市)令,后任朐海王刘于顼的前军参军、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鲍照26岁,据史载,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他不死心,准备献诗言志。有人劝阻他说:“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之后,他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

  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

  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书记之任。孝武帝死后,太始二年(466年),江州(今九江市)刺史刘子勋称帝,刘子顼响应,后刘于勋败,刘子顼被赐死,鲍照在荆州被乱军杀害。文帝十一子刘彧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是为明帝。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时为泰始二年。

  鲍照有一妹鲍令晖,也善文学。

鲍照的纪念场所

  鲍照墓在黄梅县黄梅镇东禅寺村,黄梅县土肥测试站内。鲍照墓地有封土堆高2米,墓向坐北朝南,墓前有碑,高1.96米,宽0.9米,上刻“南朝宋参军鲍公明远之墓”,字为繁体楷书。碑为清道光二十五年知县俞昌烈重修其墓所立。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