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眉窗下月娟娟”出自宋代王炎的《用元韵答子大》,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ū méi chuāng xià yuè juān juā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修眉窗下月娟娟”全诗:桃花映面方留咏,藤刺缠身始悟禅。
短发镜中霜薄薄,修眉窗下月娟娟。
《用元韵答子大》是宋代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桃花映面方留咏,
桃花的倒影映照在我的脸上,激发了我吟咏的情感。
藤刺缠身始悟禅。
藤蔓的刺扎在身上,我才领悟到禅宗的思想。
短发镜中霜薄薄,
短发的我在镜中看到微薄的白霜,
修眉窗下月娟娟。
修整过的眉毛下,明亮的月光如此婉约。
诗词展现了诗人王炎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内心情感的表达。
首句描述了桃花倒映在诗人的面庞上,激发了他吟咏的灵感。桃花作为一种美丽的自然元素,给诗人带来了诗意的启发。
接着,诗人描述了藤蔓缠绕在身上的情景,这种刺扎的感觉让他开始领悟到禅宗的思想。藤刺的痛苦与禅宗修行中的苦行相呼应,使诗人逐渐触摸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第三句描绘了诗人镜中的形象,短发上覆盖着薄薄的白霜。这里的白霜可以被理解为岁月的痕迹,显示了诗人的年岁已经不再青春,但也暗示了他的内心清冷和淡泊。
最后一句以修整过的眉毛和明亮的月光为景,展示了一种优雅和婉约的氛围。月光的明亮与修眉的细腻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联系,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个人经历和内心感悟的表达,传达出诗人王炎的情感和对禅宗思想的追求。同时,诗词中运用了寓意和意象的手法,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和深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yòng yuán yùn dá zi dà
用元韵答子大
táo huā yìng miàn fāng liú yǒng, téng cì chán shēn shǐ wù chán.
桃花映面方留咏,藤刺缠身始悟禅。
duǎn fā jìng zhōng shuāng báo báo, xiū méi chuāng xià yuè juān juān.
短发镜中霜薄薄,修眉窗下月娟娟。
拼音:xiū méi chuāng xià yuè juān juān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