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因种竹试传方”出自宋代赵蕃的《过在伯于学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uì yīn zhǒng zhú shì chuán fāng,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醉因种竹试传方”全诗:晓出城南日映光,水烟横堆树烟长。
多闻政欲从君语,造请宁能遣我忙。
胜可作亭摅意匠,醉因种竹试传方。
规摹岂止衡山小,安得高歌题屋梁。
《过在伯于学中》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离开城市南部,阳光映照树木间的水雾。水雾缭绕,长长地飘散。
多次听闻朝政之事,愿从您的口中获知,但愿您不要打扰我。
胜地可以建造一座亭子,以表达我的思想和技艺。因为喝醉了,我试着种植竹子,来验证我的技艺。
我所描绘的规模,不仅限于衡山的小景,我希望能够高歌一曲,为屋梁题字。
诗意:
《过在伯于学中》通过描绘一个清晨离开城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政治的关注。诗人渴望了解朝政之事,但又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宁静和专注于艺术创作。诗人以自己的技艺和创作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最后,诗人希望能够超越平凡,为自己的屋梁题字,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赏析:
《过在伯于学中》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景色和心境。诗人通过以伯于学为背景,展示了自己对政治和艺术的兴趣,并表达了对政治和自我追求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细腻,通过描绘水雾和阳光的相互作用,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变幻。诗人在表达对政治的关注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对高尚境界的向往。整首诗以一种朴实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guò zài bó yú xué zhōng
过在伯于学中
xiǎo chū chéng nán rì yìng guāng, shuǐ yān héng duī shù yān zhǎng.
晓出城南日映光,水烟横堆树烟长。
duō wén zhèng yù cóng jūn yǔ, zào qǐng níng néng qiǎn wǒ máng.
多闻政欲从君语,造请宁能遣我忙。
shèng kě zuò tíng shū yì jiàng, zuì yīn zhǒng zhú shì chuán fāng.
胜可作亭摅意匠,醉因种竹试传方。
guī mó qǐ zhǐ héng shān xiǎo, ān dé gāo gē tí wū liáng.
规摹岂止衡山小,安得高歌题屋梁。
拼音:zuì yīn zhǒng zhú shì chuán fāng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