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洗平生筝笛耳”出自宋代王炎的《和何元清韵九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xǐ píng shēng zhēng dí ěr,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一洗平生筝笛耳”全诗:一洗平生筝笛耳,极知绿绮有遗音。
君臣庆会休三弄,泉石膏肓不可针。
《和何元清韵九绝》是宋代王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洗去了一生中筝和笛的声音,深知绿绮中还有未传之音。君臣们庆祝的聚会停止了三次演奏,泉水和石头的伤痛无法被针刺治愈。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思考和反思的情感。诗人王炎通过洗去一生中的琴声和笛声,表达了对过去的回顾和反省。他深知自己在音乐艺术中所传承的瑰宝,意识到其中仍有未传之音。然而,诗人却意识到,这种庆祝的聚会只是暂时的,停止了三次演奏,正如泉水和石头的伤痛无法被简单的治愈。
赏析:
这首诗词以深情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对自己音乐才华的反思和思考。通过洗去一生中的琴声和笛声,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他对过去的回顾和自我反省。诗中的绿绮暗示着音乐艺术中的珍贵之处,而未传之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艺术创作中的独到之处的认识。然而,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思考之余,也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悲凉情绪。君臣们庆祝的聚会停止了三次演奏,暗示着人生中喜悦和荣耀都是短暂的,无法永恒。最后,泉水和石头的比喻表达了无法治愈的伤痛,呼应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音乐艺术与人生的比喻,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省和对人世间无常的感慨。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深沉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对艺术与生命的共通性的思考。
hé hé yuán qīng yùn jiǔ jué
和何元清韵九绝
yī xǐ píng shēng zhēng dí ěr, jí zhī lǜ qǐ yǒu yí yīn.
一洗平生筝笛耳,极知绿绮有遗音。
jūn chén qìng huì xiū sān nòng, quán shí gāo huāng bù kě zhēn.
君臣庆会休三弄,泉石膏肓不可针。
拼音:yī xǐ píng shēng zhēng dí ěr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