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已知身若赘”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已知身若赘”出自宋代赵蕃的《诸公皆和诗再用韵并属湛挺之七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ǐ zhī shēn ruò zhu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已知身若赘”全诗

《诸公皆和诗再用韵并属湛挺之七首》

已知身若赘

吴楚他乡外,沅湘久客间。
已知身若赘,讵惜鬓成斑。
酒债贫常有,诗坛老倦攀。
穷猿难择木,怨鹤望还山。


赏析


《诸公皆和诗再用韵并属湛挺之七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蕃。诗意表达了作者身处他乡,长期客居在吴楚之地,感伤自己的处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吴楚他乡外,沅湘久客间。
在吴楚之地,我是一个外乡人,已经长时间客居于此。
The land of Wu and Chu is foreign to me, I have been a stranger in the region of the Yuan and Xiang rivers for a long time.

已知身若赘,讵惜鬓成斑。
我已经意识到自己像个累赘,怎能不惋惜鬓发变成斑白。
I am well aware of being an unwelcome burden, how can I not lament the graying of my temples?

酒债贫常有,诗坛老倦攀。
身陷贫困需要还酒债,而在文坛上,我已经感到疲倦不堪。
Debts of wine are always burdensome for the poor, and in the literary world, I am weary of climbing.

穷猿难择木,怨鹤望还山。
像贫穷的猿猴难以选择栖身之木,我也怨恨地望向故乡的山川。
Like a poor ape struggling to find a suitable tree to dwell in, I longingly gaze back at the mountains of my homeland.

译文中尽量保持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这首诗词以自身的经历来抒发思乡之情,描绘了作者身处异乡的困境和内心的苦闷。他感叹自己的贫困,不得不还债,同时也感到在文坛上的疲惫和艰难。诗中的"穷猿"和"怨鹤"象征着作者自己,他们都希望回归自己的故乡,但处境却使他们难以实现这一愿望。

整首诗词充满了离乡别井的离愁别绪,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赵蕃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渴望回归的愿望,同时也折射出了宋代时期士人流离失所、困顿艰难的普遍现象。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打动读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已知身若赘”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ū gōng jiē hè shī zài yòng yùn bìng shǔ zhàn tǐng zhī qī shǒu
诸公皆和诗再用韵并属湛挺之七首

wú chǔ tā xiāng wài, yuán xiāng jiǔ kè jiān.
吴楚他乡外,沅湘久客间。
yǐ zhī shēn ruò zhuì, jù xī bìn chéng bān.
已知身若赘,讵惜鬓成斑。
jiǔ zhài pín cháng yǒu, shī tán lǎo juàn pān.
酒债贫常有,诗坛老倦攀。
qióng yuán nán zé mù, yuàn hè wàng hái shān.
穷猿难择木,怨鹤望还山。

“已知身若赘”平仄韵脚


拼音:yǐ zhī shēn ruò zhuì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八霁

作者简介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作者介绍


赵蕃的介绍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