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坟遗汉阴”出自唐代戎昱的《汉阴吊崔员外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āng fén yí hàn yī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荒坟遗汉阴”全诗:远别望有归,叶落望春晖。
所痛泉路人,一去无还期。
荒坟遗汉阴,坟树啼子规。
存没抱冤滞,孤魂意何依。
岂无骨肉亲,岂无深相知。
曝露不复问,高名亦何为。
相携恸君罢,春日空迟迟。
《汉阴吊崔员外坟》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逝去的亲人的哀悼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远离家乡,望着有回归的希望,
叶落时望着春光的照耀。
我痛苦地看着路上的行人,
他们一去不再归来。
荒废的坟墓留在汉阴,
坟墓上的树上啼叫着子规。
我心中怀着冤屈和无奈,
孤魂意欲何去何从。
难道没有亲人的关怀,
没有深刻的相知之情。
曝露在外,无人问津,
高名又有何用。
相携哀悼你,君已离去,
春日空荡荡,迟迟不来。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远离家乡,望着远方,希望能够回归故乡。叶落时,他望着春光的照耀,表达了对美好的向往。然而,他痛苦地看着路上的行人,意味着他们一去不再归来,让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奈。
诗中还描述了荒废的坟墓留在汉阴,坟墓上的树上啼叫着子规,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诗人心中怀着冤屈和无奈,孤魂意欲何去何从,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
诗词最后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失望。他感叹自己曝露在外,无人问津,高名又有何用。他相携哀悼逝去的亲人,但君已离去,春日空荡荡,迟迟不来,给人一种无尽的寂寞和孤独之感。
整首诗词以悲凉的笔调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对现实的失望。通过对荒废的坟墓和孤魂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给人一种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hàn yīn diào cuī yuán wài fén
汉阴吊崔员外坟
yuǎn bié wàng yǒu guī, yè luò wàng chūn huī.
远别望有归,叶落望春晖。
suǒ tòng quán lù rén, yī qù wú hái qī.
所痛泉路人,一去无还期。
huāng fén yí hàn yīn, fén shù tí zǐ guī.
荒坟遗汉阴,坟树啼子规。
cún méi bào yuān zhì, gū hún yì hé yī.
存没抱冤滞,孤魂意何依。
qǐ wú gǔ ròu qīn, qǐ wú shēn xiāng zhī.
岂无骨肉亲,岂无深相知。
pù lù bù fù wèn, gāo míng yì hé wéi.
曝露不复问,高名亦何为。
xiāng xié tòng jūn bà, chūn rì kōng chí chí.
相携恸君罢,春日空迟迟。
拼音:huāng fén yí hàn yīn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戎昱(约744年一800年),荆南(荆州区)人。年轻时考进士落榜,于是纵情游览天下名城。他飘落导域,十分怀念家乡,曾作《长安秋夕》诗:“昨霄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又有《云梦故城秋望》:“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广德元年(763年),颜真卿将节度荆南,邀戎昱为幕宾,后因事未成行。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到荆州,戎昱与他在诸宫会见,结为挚友。
戎昱的诗歌创作,对社会矛盾有相当深刻反映。《塞下曲》6首、《苦哉行》5首、《入剑门》等都是情感真挚,充满现实主义的作品。他的诗歌反映了同情人民,忧虑国事的思想感情,传为千古名篇。《苦辛行》、《咏史》、《塞上曲》抨击玩弄权术的贵族和苟且偷安的朝臣,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艺术风格以沉郁为主,兼有雄放、哀婉、清新的特色。《唐音葵签》卷三十六称赞:“戎昱之于杜甫,尤其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