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故尔似”出自宋代赵蕃的《初六日呈明叔》,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nián líng gù ěr shì,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年龄故尔似”全诗:冷澹清明节,萧疎斑白翁。
不知春事减,但见绿阴重。
坐卧书窗书,阴晴啼鸟中。
年龄故尔似,贫病亦应同。
《初六日呈明叔》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明节的初六日,我向明叔呈上这首诗。
清澈冷静,像一个斑白的老人,孤独而淡泊。
春天的景色似乎减少了,只看到浓密的绿荫。
坐卧于书房之中,无论阴晴,听到鸟儿的啼鸣。
年纪已大,身体贫弱,我们都是同样的遭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冷澹清明节的景象,以及诗人自身的心境。诗人通过描写清明节的初六日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他感觉自己像一位斑白的老人,孤独而淡泊,体验到春天的景色减少,只见绿荫浓密。无论是在阴雨天还是晴朗天,他都在书房中坐卧,倾听鸟儿的啼鸣。诗人认为自己的年龄已经老去,身体也越发虚弱,与贫病相伴,与他人的遭遇相同。
赏析:
这首诗以清明节的初六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和周围的景物,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运用冷澹的描写手法,将自己比喻为一位斑白的老人,表达出对时光流转和年龄增长的感叹和无奈。他所看到的春景减少,只有绿荫的重叠,暗示着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枯萎。无论是在阴雨天还是晴朗天,他都坐卧于书房中,倾听鸟儿的啼鸣,表现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寂寞的疏离感。诗人将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的衰弱与贫病相联系,表达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困境的共鸣。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生活状态,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深沉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以平静的笔触刻画出了一个孤寂而淡泊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个体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作者内心的世界,引发共鸣和思考。
chū liù rì chéng míng shū
初六日呈明叔
lěng dàn qīng míng jié, xiāo shū bān bái wēng.
冷澹清明节,萧疎斑白翁。
bù zhī chūn shì jiǎn, dàn jiàn lǜ yīn zhòng.
不知春事减,但见绿阴重。
zuò wò shū chuāng shū, yīn qíng tí niǎo zhōng.
坐卧书窗书,阴晴啼鸟中。
nián líng gù ěr shì, pín bìng yì yīng tóng.
年龄故尔似,贫病亦应同。
拼音:nián líng gù ěr shì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