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溜才通疑夜磬”出自唐代元稹的《留呈梦得、子厚、致用(题蓝桥驿)》,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uán liū cái tōng yí yè qì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泉溜才通疑夜磬”全诗:泉溜才通疑夜磬,烧烟馀暖有春泥。
千层玉帐铺松盖,五出银区印虎蹄。
暗落金乌山渐黑,深埋粉堠路浑迷。
心知魏阙无多地,十二琼楼百里西。
《留呈梦得、子厚、致用(题蓝桥驿)》是唐代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泉溜才通疑夜磬,
烧烟馀暖有春泥。
千层玉帐铺松盖,
五出银区印虎蹄。
暗落金乌山渐黑,
深埋粉堠路浑迷。
心知魏阙无多地,
十二琼楼百里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色幽美的山水之地。诗人描述了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宛如夜间的钟声,烟雾余温中还残留着春天的泥土气息。诗中出现了千层玉帐和银色的华丽鞍区,形容了山间美丽的景色。然而,夜幕降临后,山峰逐渐昏暗,粉堠之路也变得模糊不清。诗人心里明白,这里并非魏朝的都城,而是位于西方百里之外的十二座琼楼。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感悟。泉水潺潺的声音和烟雾中的暖意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诗中的千层玉帐和银色鞍区描绘出了山间的华丽景色,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然而,夜幕降临后,景色逐渐暗淡,粉堠之路的迷离增加了神秘感。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则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以及个人的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同时通过景色的转换,表达了对现实和理想的反思。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liú chéng mèng dé zi hòu zhì yòng tí lán qiáo yì
留呈梦得、子厚、致用(题蓝桥驿)
quán liū cái tōng yí yè qìng, shāo yān yú nuǎn yǒu chūn ní.
泉溜才通疑夜磬,烧烟馀暖有春泥。
qiān céng yù zhàng pù sōng gài,
千层玉帐铺松盖,
wǔ chū yín qū yìn hǔ tí.
五出银区印虎蹄。
àn luò jīn wū shān jiàn hēi, shēn mái fěn hòu lù hún mí.
暗落金乌山渐黑,深埋粉堠路浑迷。
xīn zhī wèi quē wú duō dì, shí èr qióng lóu bǎi lǐ xī.
心知魏阙无多地,十二琼楼百里西。
拼音:quán liū cái tōng yí yè qìng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五径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为人刚直不阿,情感真挚,和白居易是一对好友。白居易这样评价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并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而元稹对白居易关心,更凝结成了千古名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除了流芳千年的“元白之谊”,元稹和妻子韦丛的半缘情深也为人津津乐道。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芳20的韦丛下嫁给24岁的诗人元稹。此时的元稹仅仅是秘书省校书郎。韦夏卿出于什么原因同意这门亲事,已然无从考证了,但出身高门的韦丛并不势利贪婪,没有嫌弃元稹。相反,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和元稹的生活虽不宽裕,却也温馨甜蜜。可是造化弄人,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韦丛因病去世,年仅27岁。此时的31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驾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最著名就是: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用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来表达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任何女子都不能取代韦丛。
《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三首》作于韦丛去世后两年。虽然就在同年,元稹即在江陵府纳了妾,有些言行不一,但是他对韦丛的感情是真挚的。我们不能用王维终不再娶的标准来衡量每个人。
是的,也许我们无法像元白那样风雅相深,但可以学习他们的患难与共;也许我们无法拥有像韦丛一样的贴心爱人,但可以像他们一样去关心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