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渊明老子达时务”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渊明老子达时务”出自元代郑光祖的《正宫·塞鸿秋 门前五柳侵江路》,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uān míng lǎo zi dá shí wù,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渊明老子达时务”全诗

《正宫·塞鸿秋 门前五柳侵江路》

渊明老子达时务

门前五柳侵江路,庄儿紧靠着白萍渡。
除彭泽县令无心做,渊明老子达时务
频将浊酒沽,识破兴亡数。
醉时节笑捻着黄花去。


赏析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曾为杭州路小吏。著有杂剧十八种,今存七种。他的散曲不多,但质量很高。这首散曲出语不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向往陶渊明似的生活。作者在语言运用上堪称高手。

“渊明老子达时务”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èng gōng sāi hóng qiū mén qián wǔ liǔ qīn jiāng lù
正宫·塞鸿秋 门前五柳侵江路

mén qián wǔ liǔ qīn jiāng lù, zhuāng ér jǐn kào zhe bái píng dù.
门前五柳侵江路,庄儿紧靠着白萍渡。
chú péng zé xiàn lìng wú xīn zuò, yuān míng lǎo zi dá shí wù.
除彭泽县令无心做,渊明老子达时务。
pín jiāng zhuó jiǔ gū, shí pò xīng wáng shù.
频将浊酒沽,识破兴亡数。
zuì shí jié xiào niǎn zhe huáng huā qù.
醉时节笑捻着黄花去。

“渊明老子达时务”平仄韵脚


拼音:yuān míng lǎo zi dá shí wù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作者简介


郑光祖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但他的主要活动在南方,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作者介绍


郑光祖的生平

  中国元代杂剧作家。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曾任杭州路吏,在钟嗣成《录鬼簿》成书时,已卒于杭州,火葬于西湖灵芝寺。作品数量多,颇有声望。周德清《中原音韵》把他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列,后人称为元曲四大家。郑光祖的剧作存目18种,流传至今的有8种,其中《倩女离魂》根据唐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改编,是郑光祖的代表作。他的剧作词曲优美,甚得明代一些曲家的称赏。有时化用诗词名句贴切自然,然而也有过于雕饰的缺点。

  有关郑光祖的生平事迹没有留下多少记载,从钟嗣成《录鬼簿》中,我们知道他早年习儒为业,后来补授杭州路为吏,因而南居。

  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从这些保留的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剧目主要两个主题,一个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另一个是历史题材故事。这说明,在选择主题方面,他不像关汉卿敢于面对现实,揭露现实,他的剧目主题离现实较远。他写剧本,大多是艺术的需要,而不是政治的需要。

  除了杂剧外,郑光祖还写过一些曲词,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这些散曲的内容,包括对陶渊明的歌颂,即景抒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江南荷塘山色的描绘。无论写景抒情,都是清新流畅,婉转妩媚,在文学艺术的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

  同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尽管他们的作品数世纪来为人传诵,但他们本人的身世却鲜为人知。郑光祖也是这样,他默默地在艺术园地耕耘,把他的艺术成果奉献给民众,而又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人世。

  从同郑光祖同期的杂剧家钟嗣成《录鬼簿》中,我们知道他早年习儒为业,后来补授杭州路为吏,因而南居。他“为人方直”,不善与官场人物相交往,因此,官场诸公很瞧不起他。可以想见,他的官场生活是很艰难的。杭州的美丽风景,和那里的伶人歌女,不断地触发着他的感情。郑光祖一生从事于杂剧的创作,把他的全部天才贡献于这一民间艺术,在当时的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伶人都尊称他为郑老先生,他的作品通过众多伶人的传播,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与苏杭一带的伶人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死后,就是由伶人火葬于杭州的灵隐寺中的。

郑光祖的作品评价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其描写男女爱情生活的剧作,以文采见长,语言典雅,受王实甫影响颇深。其《㑇梅香骗翰林风月》与《迷青琐倩女离魂》两部作品均明显受到《西厢记》的影响,但成就却各有不同。《㑇梅香》可称为元曲的败笔,而《倩女离魂》则堪称杰作。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种种,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学习继承《西厢记》时,采取了两种不同态度:模仿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由此,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推论:文学作品只有创新,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中的发展。《㑇梅香》在“套数、出没、宾白全剽《西厢》”,前人作此评价未免过严,但基本符合实际。因为它确实过多地表现出模仿《西厢记》的痕迹,因而终于湮灭于盛开的元曲百花园中。而《倩女离魂》则不同,作者并没有满足于《西厢记》已有的成就,而是对其作了一些新的发展与开拓,因而成就了作者和作品的辉煌。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