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中有万斛江南愁”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中有万斛江南愁”出自宋代陈与义的《次韵富季申主簿梅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ng yǒu wàn hú jiāng nán chóu,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中有万斛江南愁”全诗

《次韵富季申主簿梅花》

中有万斛江南愁

东风知君将出游,玉人迥立林之幽。
欹墙数苞乃尔瘦,中有万斛江南愁
君哦新诗我听莹,句里无尘春色静。
人人索笑那得禁,独为君诗起君病。
欲语未语令人嗟,桃李回看眼中沙。
同心不见昭仪种,五出时惊公主花。
典衣重作明朝约,聊复宽君念归洛。
笛催疏影日更疏,快饮莫教春寂寞。


赏析


诗词:《次韵富季申主簿梅花》
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代

东风知君将出游,
玉人迥立林之幽。
欹墙数苞乃尔瘦,
中有万斛江南愁。

君哦新诗我听莹,
句里无尘春色静。
人人索笑那得禁,
独为君诗起君病。

欲语未语令人嗟,
桃李回看眼中沙。
同心不见昭仪种,
五出时惊公主花。

典衣重作明朝约,
聊复宽君念归洛。
笛催疏影日更疏,
快饮莫教春寂寞。

中文译文:
东风知道你将要出游,
玉人独自立在幽深的林中。
倚墙几朵梅花,你的身材苗条,
其中蕴含着万斛江南的愁绪。

君啊,我欣赏你的新诗,
句句中透着清静的春色。
人人都要嘲笑,却无法禁止,
只有你的诗能唤起你的病情。

欲言又未言,令人叹息,
回首桃李花开时,眼中只有沙尘。
同心的种子不再见,
五次出嫁时惊艳的公主花。

重新穿上典雅的衣裳,
只是为了与明朝再约定,
稍稍宽慰你的思念回归洛阳。
笛声催促,阴影日渐稀薄,
快快畅饮,别让春天变得寂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宋代陈与义的文采,表达了诗人对一位玉人的思念和赞美之情。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为主线,通过对东风、梅花、春色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玉人的思绪和情感的交融。

诗的开篇,诗人借东风知晓君将出游,以此揭示君子才子的游历心情。接着,描述了玉人独自立在幽深的林中,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其高雅的气质和独特的魅力。

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品质,诗人借梅花的形象来表达玉人的身材苗条,同时蕴含着江南的愁绪,暗示了玉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忧愁。

接下来,诗人称赞君子的新诗,赞美其诗句中透露出的清静春色,以及诗人为君子的诗所引发的病情。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君子才子的赞赏和欣赏,以及其对君子独特魅力的感叹。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叙述了自己欲言又未言的情感困扰,回首桃李花开时,眼中只剩下沙尘,暗示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落差和失望。同时,诗中也描绘了同心不见的昭仪(指君子的妻子)和五次出嫁的公主花,以此暗示了君子的离别和变动的境遇,增加了诗的情感张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君子的思念和期待,诗人希望能够重新穿上典雅的衣裳,与明朝再约定,以此安慰自己对君子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呼吁君子快乐畅饮,不要让春天变得寂寞。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婉约细腻的笔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君子的赞美与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君子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风雅情感和对诗意的追求。这首诗在形式上流畅优美,情感上真挚动人,是一首具有典型宋代特色的咏史佳作。

“中有万斛江南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fù jì shēn zhǔ bù méi huā
次韵富季申主簿梅花

dōng fēng zhī jūn jiāng chū yóu, yù rén jiǒng lì lín zhī yōu.
东风知君将出游,玉人迥立林之幽。
yī qiáng shù bāo nǎi ěr shòu, zhōng yǒu wàn hú jiāng nán chóu.
欹墙数苞乃尔瘦,中有万斛江南愁。
jūn ó xīn shī wǒ tīng yíng, jù lǐ wú chén chūn sè jìng.
君哦新诗我听莹,句里无尘春色静。
rén rén suǒ xiào nà de jìn, dú wèi jūn shī qǐ jūn bìng.
人人索笑那得禁,独为君诗起君病。
yù yǔ wèi yǔ lìng rén jiē, táo lǐ huí kàn yǎn zhōng shā.
欲语未语令人嗟,桃李回看眼中沙。
tóng xīn bú jiàn zhāo yí zhǒng, wǔ chū shí jīng gōng zhǔ huā.
同心不见昭仪种,五出时惊公主花。
diǎn yī zhòng zuò míng cháo yuē, liáo fù kuān jūn niàn guī luò.
典衣重作明朝约,聊复宽君念归洛。
dí cuī shū yǐng rì gèng shū, kuài yǐn mò jiào chūn jì mò.
笛催疏影日更疏,快饮莫教春寂寞。

“中有万斛江南愁”平仄韵脚


拼音:zhōng yǒu wàn hú jiāng nán chóu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作者简介


陈与义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作者介绍


陈与义的诗词成就

  陈与义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宋书》本传说他的诗词“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渊明)、谢(灵运、胱)、韦(应物)、柳(永)之间”。他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他是专学杜甫的,是江西诗派后期的代表作家。他学杜甫又不拘泥于杜甫,对前贤的作品是博览约取,善于变化。他还特别推崇苏轼和黄庭坚、陈师道,但并不墨守成规,而能参合各家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所以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诗人的成就较大,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

  诗人还写了不少怀念故乡洛阳的作品,如《虞美人》(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虞美人》是写虽然到了春天(“又东风”),洛阳的桃花未必开得和往年一样红妍。其原因是被战乱践踏得连花儿也一改旧时的俏容,给洛阳蒙上一层耻辱的阴影。《临江仙》是写在洛阳午桥相约饮酒,在座的都是同学少年,英雄豪杰。当时陈与义才二十多岁,金榜题名(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又二十多年过去了,简直像一场恶梦,虽然还活在世上,确实叫人日日夜夜提心吊胆,担惊害怕。其原因又是朝纲败坏,战争使社会动荡不安所造成的。再如《法驾导引》中的“归路碧迢迢”。《点绛唇》(紫阳寒食)中的“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木兰花慢》中的“北归人未老,喜依旧,著南冠”。等等都是写对故乡的怀念。归途遥远,又一定是杂草丛生,无路可寻,欲归而不可得。即是回去,由于长期在外难解乡音,父老子弟们对我会是什么看法呢?年龄不算大(逝世时才四十九岁),依然喜爱北方衣着,无不流露出怀恋故乡之情,任何一个羁旅它乡的人读了都会产生共鸣。

陈与义的生平

  按照古代户籍划分,陈与义算不上地地道道的洛阳人——他的老祖宗本来一直居住在京兆,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后来赶上安禄山造反,只得跟着唐玄宗入蜀避乱,迁居青神。后来,陈与义的曾祖陈希亮又把家搬到了洛阳。陈与义也算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的曾祖陈希亮(字公弼),官至太常卿,与苏洵父子为世交。大文豪苏东坡后来还写了《陈公弼传》作为纪念。陈与义的祖父和父亲也曾做过官,其外祖父张友正还是名显一时的书法家。 陈与义也确实给先祖争气。出生于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六月的他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志。稍长,他又学诗于当时颇有名的崔鶠(音yàn),其后进入太学深造。

  24岁时,陈与义考中进士,随后当上文林郎。这是个闲职,负责开德府(今濮阳)的文学教育工作。陈与义干了3年后辞职,回家与一帮好友吟诗赏画,日子过得好不快活。又过了两年,他被任命为辟雍录,也就是到太学的预备学校里当老师。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陈与义的母亲辞世。他在汝州服丧期间,结识了州守、词人葛胜仲。两年后,由葛举荐,他入京做了太学博士。次年,他29岁时的诗作《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竟被徽宗看上了。

  陈与义自幼聪明好学,能诗文,为同辈所敬重。《宋史》本传说他“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被授于开德府(今河南濮阳)教授,累迁太学博士,进升为符宝郎,掌皇帝八宝及国之符节,不久被贬为陈留郡(今河南杞县境)酒税监。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入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遂亡。陈与义自陈留避难南奔,经襄阳,转湖南,绕广东、建,于绍兴元年(1131年)抵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陈与义为高宗旧臣,高宗得知他的忠心,便任命他为礼部侍郎。不久,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召为给事中,参与讨论政事,抄发章疏,稽察违失,以备顾问应对。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观,旋而复用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绍兴六年(1136年)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正月,授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唯师礼用道德以辅朝廷,尊主威振纲纪而呕心沥血。

  陈与义性格沉重,不苟言笑,待人接物谦虚谨慎。被他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从来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向被推荐、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朝臣们多愿向他坦露心迹或请求指正迷津。当时,丞相赵鼎在朝廷放言:“人多谓中原有可图之势,宜便进兵,恐他时咎今日之失机。”高宗说:“今梓宫与太后、渊圣皆未还,若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丞相的意思是,多数人主张打回汴京,收复中原,若不如此,恐怕将来因失去机会而受到追究。而高宗则认为,二帝被掳,连同太后、嫔妃、宫女都在金人手里,若不议和恐难于返回。陈与义听了之后,赞成丞相的用兵,反对高宗的议和,便婉转地说:“若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万一无成,则用兵必不免。”高宗曰:“然。”从道理上以为陈与义的话很对,但事实上他甘心于偏安江左,以求苟延残喘。陈与义看出高宗无意收复中原,他很失望,便以病托辞退职,朝廷复以资政殿学士(授予罢政宰相的职衔)知湖州,加提举临安洞霄宫(今浙江余杭西南,宋代凡执宰大臣去位者,皆以提举洞霄宫系衔)。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病逝,终年四十九岁。

陈与义的介绍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也推崇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存词19首。曾在余杭任太傅幕僚,后被宰相赏识,因而升迁。

  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词句明净,诗风明快,很少用典,清新可喜。以《墨梅》(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对学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风有了改变,转学杜甫。他不象江西派诗人那样,只从句律用字着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题材广泛,感时伤事,写了不少寄托遥深的诗篇,趋向沉郁悲壮,雄阔慷慨,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陈与义与吕本中有过交往,但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未列陈与义之名。宋人也有称他崇尚陈师道的,但多数人认为他于杜甫。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称杜甫为江西派的"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陈与义不是江西人,作诗重锤炼,固然有与陈师道相似的地方,但他重意境,擅白描,与黄庭坚的好用典、矜生硬, 迥然有别,不应列入江西诗派。

  陈与义诗作最逼近杜诗的是七律。像《登岳阳楼》之一、《巴丘书事》、《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除夜》等,雄浑悲壮,感慨多端。五言律如《雨》诗 2首、《除夜》等则以清迥峭刻见长。五言古诗写景造意,接近谢灵运、柳宗元等人。如《夏日集葆真池上》中间写景:"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 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观察细密,造语工致。七言绝句重在意趣,格调清婉,如《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等,或工于兴寄,或活用典实,屡见新意,耐人寻味。

  陈与义亦擅词作。〔临江仙〕中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虞美人〕中的"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等名句都为人称诵,胡仔、黄□等人对他也有较高的评价。总的说来,他的词作以清婉秀丽为主要特色。

  陈与义集原为其学生周葵编,共10卷,早佚。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胡稚笺注《 简斋诗集》30卷(附《无住词》1卷)刊刻问世,《四部丛刊》即据此影印,并附印元刊《 陈简斋诗外集》。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陈与义集》即以胡本为底本。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