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绛复非黄”出自宋代赵蕃的《蘐草》,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i jiàng fù fēi huá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非绛复非黄”全诗:伯兮当日意,蘐也直云忘。
岂是名兹草,真将种北堂。
能丛又能干,非绛复非黄。
开处阴当合,看时昼阅长。
《蘐草》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伯兮当日意,蘐也直云忘。
岂是名兹草,真将种北堂。
能丛又能干,非绛复非黄。
开处阴当合,看时昼阅长。
诗意:
这位伯兄啊,当初的心愿,蘐草也不过是说忘了而已。
难道这片名为蘐的草,真的要种在北堂里吗?
它既丰茂又挺拔,既不是红色,也不是黄色。
在开花的地方,阴影与阳光交融,观赏它时,白天也变得漫长。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蘐草为主线,通过对草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伯兄是诗人自己,他曾经有过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但如今似乎忘却了。蘐草作为一种普通的植物,被用来比喻诗人自己,意味着他的名声并不突出。北堂则象征着高大、崇高的地方,诗人也许曾经期待在那里有所成就,但如今似乎已经放弃了这个想法。
诗人通过描绘蘐草的特点,比如既丰茂又挺拔,既非红色又非黄色,表达了对平凡生命的肯定。蘐草在开花的地方,阴影与阳光相互交融,这种景象被诗人用来象征人生的起伏和变化。诗人观赏蘐草时,白天也变得漫长,这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和细致观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命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强调了生命的坚韧和执着。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个平凡的瞬间,并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xuān cǎo
蘐草
bó xī dāng rì yì, xuān yě zhí yún wàng.
伯兮当日意,蘐也直云忘。
qǐ shì míng zī cǎo, zhēn jiāng zhǒng běi táng.
岂是名兹草,真将种北堂。
néng cóng yòu néng gàn, fēi jiàng fù fēi huáng.
能丛又能干,非绛复非黄。
kāi chù yīn dāng hé, kàn shí zhòu yuè zhǎng.
开处阴当合,看时昼阅长。
拼音:fēi jiàng fù fēi huá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