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荒寒不足论”出自宋代赵蕃的《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ìn shì huāng hán bù zú lù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信是荒寒不足论”全诗:望极千山不见村,忽逢三两仅崖根。
几年生聚才如此,信是荒寒不足论。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是宋代赵蕃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望到极远的千山,却找不到一个村庄,
突然遇到了几个孤零零的山崖脚根。
几年聚集的才华成就如此,
可以相信这是贫寒荒凉所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自桃川至辰州的旅途中的景象和感受。诗中的"望极千山不见村"表达了山林茫茫,看不到人烟的孤寂景象,暗示旅途的艰辛和孤独。而"忽逢三两仅崖根"则表现了作者在旅途中偶然遇到的几个山崖脚根,突然的相遇给了作者一丝希望和安慰。最后两句"几年生聚才如此,信是荒寒不足论"暗示了作者的才华和能力经过多年的积累,但由于贫寒和荒凉的环境限制,使得成就不足以被人们所理解和评价。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绝句形式,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感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困苦和沧桑。诗中的"望极千山不见村"和"忽逢三两仅崖根"对比鲜明,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广阔和荒凉,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诗的最后两句则点出了作者的才华和努力,但也表达了对环境制约的无奈和无法被理解的遗憾。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主题,寄托了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水旅途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困境,同时展示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索。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zì táo chuān zhì chén zhōu jué jù sì shí yǒu èr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wàng jí qiān shān bú jiàn cūn, hū féng sān liǎng jǐn yá gēn.
望极千山不见村,忽逢三两仅崖根。
jǐ nián shēng jù cái rú cǐ, xìn shì huāng hán bù zú lùn.
几年生聚才如此,信是荒寒不足论。
拼音:xìn shì huāng hán bù zú lùn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仄韵) 去声十四愿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