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边不到诗”出自宋代洪咨夔的《答及甫见和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ōu biān bú dào sh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忧边不到诗”全诗:我爱湖南客,从横正复奇。
短裳甘制芰,破斧懒燃萁。
愤世惟堪饮,忧边不到诗。
最怜孤寂甚,欲为唤罗龟。
《答及甫见和二首》是宋代洪咨夔的诗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我爱湖南客,
从横正复奇。
短裳甘制芰,
破斧懒燃萁。
愤世惟堪饮,
忧边不到诗。
最怜孤寂甚,
欲为唤罗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洪咨夔对湖南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时世的不满和对边疆战事的忧虑。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以及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的诗意较为隐晦,需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来理解。下面是对各句的解析:
1. "我爱湖南客":表达了洪咨夔对湖南地区的喜爱之情。可能是因为他自己是湖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热爱。
2. "从横正复奇":这句话的意思比较模糊,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湖南地区的地貌和风景的赞叹,将湖南的山水之美与常态相比,认为它异常壮丽。
3. "短裳甘制芰,破斧懒燃萁":这里描绘了湖南地区的农民劳作场景。"短裳"指的是农民的衣服,"芰"和"萁"是农作物,"甘制"和"懒燃"则暗示了农民艰苦的劳动和生活状况。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对他们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
4. "愤世惟堪饮,忧边不到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世的不满和对边疆战事的忧虑。"愤世惟堪饮"表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可能意味着他对腐败和不公平的憎恶。"忧边不到诗"表明他对边疆战事的担忧,但却无法写出真正能表达自己忧愁之情的诗句。
5. "最怜孤寂甚,欲为唤罗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之感。"唤罗龟"可能是指诗人希望能够有人陪伴自己,排解寂寞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湖南地区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同情,同时也抒发了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不满和忧虑,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dá jí fǔ jiàn hé èr shǒu
答及甫见和二首
wǒ ài hú nán kè, cóng héng zhèng fù qí.
我爱湖南客,从横正复奇。
duǎn shang gān zhì jì, pò fǔ lǎn rán qí.
短裳甘制芰,破斧懒燃萁。
fèn shì wéi kān yǐn, yōu biān bú dào shī.
愤世惟堪饮,忧边不到诗。
zuì lián gū jì shén, yù wèi huàn luó guī.
最怜孤寂甚,欲为唤罗龟。
拼音:yōu biān bú dào shī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