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褐破碎人家嫌”出自宋代李廌的《中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uǎn hè pò suì rén jiā xián,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短褐破碎人家嫌”全诗:轻挨残花香簌簌,旋剥新笋白纤纤。
伤春煮笋买春酒,短褐破碎人家嫌。
《中春》是宋代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春
轻挨残花香簌簌,
旋剥新笋白纤纤。
伤春煮笋买春酒,
短褐破碎人家嫌。
译文:
春天已进入中期,
轻轻触摸着残留的花朵,花香扑鼻,
轻轻剥去新鲜笋子的外皮,它们洁白而娇嫩。
我为了煮笋而伤害了春天,为了购买春酒而消磨了美好的季节,
我身上的短褐袍子破烂不堪,人们对我嗤之以鼻。
诗意:
《中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以简洁的词语勾勒出了春天的细腻之美。残花散发出清香,新笋洁白娇嫩,诗人通过煮笋和购买春酒的行为表达了对春天的伤害和对美好季节的浪费。诗人身上的破碎短褐袍子象征了他的贫穷和低微地位,而人们对他的嫌弃则体现了社会对贫困者的冷漠态度。
赏析:
《中春》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通过描绘残花和新笋的形象,诗人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然而,他的行为却让春天受到了伤害,春酒的购买也成为了对美好季节的浪费。诗人身上的破碎短褐袍子和人们的嫌弃,呈现出社会对贫困者的冷漠和不公。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递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生活态度和社会关怀的思考。
zhōng chūn
中春
qīng āi cán huā xiāng sù sù, xuán bō xīn sǔn bái xiān xiān.
轻挨残花香簌簌,旋剥新笋白纤纤。
shāng chūn zhǔ sǔn mǎi chūn jiǔ, duǎn hè pò suì rén jiā xián.
伤春煮笋买春酒,短褐破碎人家嫌。
拼音:duǎn hè pò suì rén jiā xián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四盐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答赵士舞德茂宣义论宏词书》是重要的文学批评作品。《师友谈记》1卷,记载了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关于治学为文的言论。为研究宋代文学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赵令畤(德麟)元符元年(一o九八)官襄阳。行槖中诸画,廌皆为评品之曰《德隅斋画品》。赵序有"鉴裁明当,语胜理诣,翰墨娟秀"之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称其"妙中理解"。卒年五十一。《四部总录艺术编》诗歌以七古和七绝为佳。内容多写山水和羁旅,亦有赠答、题画等作品。风格雄健奇丽。著有《济南集》(一名《月岩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今本8卷是从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辑出。《师友谈记》有《丛书集成》本。《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