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到晚唐非不佳”出自宋代王炎的《用元韵答清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ī dào wǎn táng fēi bù jiā,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诗到晚唐非不佳”全诗:篆车创始自稚轮,筦簟从初但蒲稿。
诗到晚唐非不佳,少似国风能理到。
嗟予耄矣弃颍泓,卧病终年长却扫。
客无脱屦一榻悬,人不到门群雀噪。
敢意支郎念岑寂,时将妙语起衰老。
若人搜句乃余事,虽不雕镌自精好。
况于佛祖可呵骂,岂无魔外宜攻讨。
早办山居一把茅,为我长歌歌证道。
《用元韵答清老》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炎。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篆车创始自稚轮,筦簟从初但蒲稿。
中文译文:篆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稚轮,竹简和竹席也从最初的蒲葵草稿演变而来。
诗到晚唐非不佳,少似国风能理到。
中文译文:虽然宋代的诗词不如晚唐的那样出色,但仍然能够体现出古代国风的韵味和文理之美。
嗟予耄矣弃颍泓,卧病终年长却扫。
中文译文:唉,我年事已高,放弃了繁忙的都市生活,长年卧病,却一直守护着清静的山居。
客无脱屦一榻悬,人不到门群雀噪。
中文译文:来访的客人不愿脱下鞋履,只在门外徘徊,而门外的麻雀喧闹不止。
敢意支郎念岑寂,时将妙语起衰老。
中文译文:我敢于向支郎表达对山居静谧生活的思念,时常通过妙语来唤起自己年迈的心境。
若人搜句乃余事,虽不雕镌自精好。
中文译文:如果有人能够搜寻到我的诗句,那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尽管这些诗句并没有经过精心雕琢,但也还算精美。
况于佛祖可呵骂,岂无魔外宜攻讨。
中文译文:何况对于佛祖,我可以毫不留情地批评,难道就没有其他邪恶需要被抵抗吗?
早办山居一把茅,为我长歌歌证道。
中文译文:早早地在山居安顿下来,拿起一把茅草,为我唱响长歌,以证明我的道心。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王炎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他放弃了繁华都市的生活,选择了宁静的山居,卧病长年却仍保持着对诗词的创作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作者通过对诗词创作的自省,表达了对自己年老的领悟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他批评了一些宗教和信仰的偏见,强调了个人对于自由思考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整首诗词以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文字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视角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yòng yuán yùn dá qīng lǎo
用元韵答清老
zhuàn chē chuàng shǐ zì zhì lún, guǎn diàn cóng chū dàn pú gǎo.
篆车创始自稚轮,筦簟从初但蒲稿。
shī dào wǎn táng fēi bù jiā, shǎo shì guó fēng néng lǐ dào.
诗到晚唐非不佳,少似国风能理到。
jiē yǔ mào yǐ qì yǐng hóng, wò bìng zhōng nián zhǎng què sǎo.
嗟予耄矣弃颍泓,卧病终年长却扫。
kè wú tuō jù yī tà xuán, rén bú dào mén qún què zào.
客无脱屦一榻悬,人不到门群雀噪。
gǎn yì zhī láng niàn cén jì, shí jiāng miào yǔ qǐ shuāi lǎo.
敢意支郎念岑寂,时将妙语起衰老。
ruò rén sōu jù nǎi yú shì, suī bù diāo juān zì jīng hǎo.
若人搜句乃余事,虽不雕镌自精好。
kuàng yú fó zǔ kě ā mà, qǐ wú mó wài yí gōng tǎo.
况于佛祖可呵骂,岂无魔外宜攻讨。
zǎo bàn shān jū yī bǎ máo, wèi wǒ cháng gē gē zhèng dào.
早办山居一把茅,为我长歌歌证道。
拼音:shī dào wǎn táng fēi bù jiā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九佳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