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把新诗过竹寻”出自唐代齐己的《酬尚颜上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bǎ xīn shī guò zhú xú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时把新诗过竹寻”全诗:紫绶苍髭百岁侵,绿苔芳草绕阶深。
不妨好鸟喧高卧,切忌闲人聒正吟。
鲁鼎寂寥休辨口,劫灰销变莫宣心。
还怜我有冥搜癖,时把新诗过竹寻。
《酬尚颜上人》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齐己百岁时的生活情境,并表达了他对于清静环境的向往。
译文:
紫绶苍髭百岁侵,
绿苔芳草绕阶深。
不妨好鸟喧高卧,
切忌闲人聒正吟。
鲁鼎寂寥休辨口,
劫灰销变莫宣心。
还怜我有冥搜癖,
时把新诗过竹寻。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紫绶苍髭百岁侵”形容了诗人年老的容颜,暗示了岁月的流逝。而“绿苔芳草绕阶深”则描绘了诗人所居的环境,表现出宁静和静谧的氛围。
诗中还出现了“好鸟喧高卧”和“闲人聒正吟”的对比。“好鸟喧高卧”表示诗人可以安心地享受自然的美好,享受轻松宁静的时光。而“闲人聒正吟”则暗示了外界的喧嚣干扰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不利的。
诗的结尾,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冥搜癖”。这里的“冥搜”表示对于灵感的追寻。诗人常常靠竹林中的思考和冥想来寻找创作的灵感。这种返璞归真的方式与其他人的喧嚣和浮躁形成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通过环境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诗人齐己对宁静和清净环境的向往。诗人把自己的生活比喻为竹林中的冥思和寻求灵感的状态,展示了他对于独立思考和返璞归真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宁静生活的理想,并呼吁远离喧嚣,专注自己内心的追求。
chóu shàng yán shàng rén
酬尚颜上人
zǐ shòu cāng zī bǎi suì qīn, lǜ tái fāng cǎo rào jiē shēn.
紫绶苍髭百岁侵,绿苔芳草绕阶深。
bù fáng hǎo niǎo xuān gāo wò,
不妨好鸟喧高卧,
qiè jì xián rén guā zhèng yín.
切忌闲人聒正吟。
lǔ dǐng jì liáo xiū biàn kǒu, jié huī xiāo biàn mò xuān xīn.
鲁鼎寂寥休辨口,劫灰销变莫宣心。
hái lián wǒ yǒu míng sōu pǐ, shí bǎ xīn shī guò zhú xún.
还怜我有冥搜癖,时把新诗过竹寻。
拼音:shí bǎ xīn shī guò zhú xún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