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吟诗愧别才”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吟诗愧别才”出自宋代何澹的《九日偕朱彦器伯仲游雁门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ín shī kuì bié cái,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吟诗愧别才”全诗

《九日偕朱彦器伯仲游雁门山》

吟诗愧别才

神京浩不及,仙关次第开。
名山逢好友,九日共登台。
济胜聊为具,吟诗愧别才
何年清海甸,结屋此中来。


赏析


《九日偕朱彦器伯仲游雁门山》是宋代文学家何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神京浩不及,仙关次第开。
名山逢好友,九日共登台。
济胜聊为具,吟诗愧别才。
何年清海甸,结屋此中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朱彦器伯仲一同游览雁门山的场景。诗的开头表达了神京(京城)的辽阔无边,不及仙关(指雁门关)的壮丽景色。仙关在这里象征着天然的山水美景。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雁门山上与好友相遇的情景,好友的名字是朱彦器伯仲。在这座名山上,他们一同度过了九日(指九天)并一同登上了台(山顶)。这里的"共登台"不仅是指他们一同爬山,也可以理解为他们一同达到了某种境地或者目标。

第三节描写了作者在登上山顶后的心情。作者说,纵然在这样美景如画的地方,他也只是随意吟诗而已,感到自己的才华与别人相比相形见绌,愧对别人的才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自身才华的谦逊和对朋友才华的钦佩。

最后一节提到了海甸和结屋。"清海甸"指的是一个清净的海滨地区,而"结屋此中来"则是指在这里落地生根,建造自己的家园。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希望能够在这样美丽的地方长久居住,创作出更多的诗词。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描绘雁门山的壮丽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与好友一同游览山川的喜悦和对自身才华的自谦。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美景中安顿下来,创作更多优美诗词的愿望。

“吟诗愧别才”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ǔ rì xié zhū yàn qì bó zhòng yóu yàn mén shān
九日偕朱彦器伯仲游雁门山

shén jīng hào bù jí, xiān guān cì dì kāi.
神京浩不及,仙关次第开。
míng shān féng hǎo yǒu, jiǔ rì gòng dēng tái.
名山逢好友,九日共登台。
jì shèng liáo wèi jù, yín shī kuì bié cái.
济胜聊为具,吟诗愧别才。
hé nián qīng hǎi diān, jié wū cǐ zhōng lái.
何年清海甸,结屋此中来。

“吟诗愧别才”平仄韵脚


拼音:yín shī kuì bié cái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作者简介


何澹何澹(1146~1219),字自然。南宋诗人,曾任兵部侍郎、右谏大夫等职。嘉定十二年十二月病卒,终年74岁。著有 《小山集》 ,收入 《永乐大典》 及现代唐圭璋编 《全宋词》。

作者介绍


何澹的生平

  何澹(1146~1219),字自然。南宋龙泉县南上河村(今属兰巨乡)人。十八岁人太学。宋乾道二年(1166)中进士礼部第二人。

  历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秘书丞、将作少监、国子祭酒、兵部侍郎、谏议大夫兼侍讲等。庆元二年(1196)自御史中丞任同知枢密院事,四月任参知政事。六年二月,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任职期间,依附权臣韩侂胄,排除异己为伪党,立“庆元党禁”。数年后,澹有韬晦之意,于嘉泰元年(1201)七月力请辞职,奉祠禄闲居故郡近七年,未忘乡土建设。开禧元年(1205)奏请朝廷调兵3000人,疏浚处州通济堰,将木坝改为石坝;修筑保定村洪塘,蓄水灌溉2000余亩;修撰《龙泉县志》,开龙泉地方志之先河。嘉定元年(1208)以观文殿学士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

  初为宰相周必大器重,始为学官,久未升迁,而右丞相留正奏后升迁,怀恨于必大,借谏官之职予弹劾,致周必大罢相,并祸及门人弟子。依附权臣韩侂胄,排除异己,立“庆元党禁”。《宋史》评论其:“急于荣进,阿附权奸,斥逐善类,主伪党之禁,贤士为之一空。”嘉泰元年(1201)七月,力请辞官,奉祠禄闲居。开禧元年(1205),奏请朝廷调兵三千,疏浚处州丽水通济堰,由木坝改为石坝;又筑洪塘,灌田2000多亩;编纂《龙泉县志》。嘉定元年(1208),以观文殿学士知隆兴府,继任江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等职。病卒,赠少师。著有《小山集》,收入《永乐大典》。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