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丝吐虽非蚕”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丝吐虽非蚕”出自宋代李曾伯的《蜘蛛和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ī tǔ suī fēi cá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丝吐虽非蚕”全诗

《蜘蛛和韵》

丝吐虽非蚕

物有小而智,虚檐寄微缕。
了不介天地,何以芘风雨。
蜂虿尝自投,螳螂不敢侮。
去面类汤纲,取象得羲罟。
丝吐虽非蚕,蝇视有如虎。
真巧非人为,羞煞金针女。


赏析


《蜘蛛和韵》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蜘蛛的智慧和技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微小生物的赞叹和思考。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蜘蛛和韵

物有小而智,虚檐寄微缕。
了不介天地,何以芘风雨。
蜂虿尝自投,螳螂不敢侮。
去面类汤纲,取象得羲罟。
丝吐虽非蚕,蝇视有如虎。
真巧非人为,羞煞金针女。

译文:
蜘蛛以巧妙而聪明的方式,在空旷的屋檐上编织微弱的丝线。
它能够穿越天地的隔阂,应对风雨的考验。
蜜蜂和蚂蚁曾试图攻击蜘蛛,但都以失败告终。
蜘蛛离开了蚕茧的形式,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像捕鱼用的渔网一样巧妙。
它吐出的丝虽然不如蚕茧那样细腻,但对于苍蝇来说却像是一只虎。
这种真正的巧妙并非人力所为,令精通刺绣的女子都感到惭愧。

诗意和赏析:
《蜘蛛和韵》通过对蜘蛛的描绘,展现了微小生物所具备的智慧和技艺。蜘蛛以其独特的方式编织着微弱的丝线,它能够在虚空中寄托自己的家园。蜘蛛的生存环境并不局限于天地之间,它能够应对风雨的考验,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诗中提到了蜜蜂和蚂蚁尝试攻击蜘蛛,但最终失败。这表明蜘蛛的巧妙和智慧超越了其他昆虫,即使是那些看似强大的生物也不敢嘲笑或侮辱它。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蜘蛛选择了另一种独特的方式,以渔网为象征,展现了它的巧妙。蜘蛛吐出的丝虽然没有蚕茧的那种细腻,但对于苍蝇来说却具有致命的威胁,就像面对一只虎一样。这显示了蜘蛛的技艺和智慧,以及微小生物所拥有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最后,诗人指出这种真正的巧妙并非人力所为,即使是熟练的女子也会对其感到羞愧。这暗示着人类的技艺和智慧在某些方面仍然无法与微小生物相媲美,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整首诗以微小生物蜘蛛为主题,通过讴歌其智慧和技艺,呈现出一种对自然界微小生物的赞叹和反思。

“丝吐虽非蚕”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ī zhū hé yùn
蜘蛛和韵

wù yǒu xiǎo ér zhì, xū yán jì wēi lǚ.
物有小而智,虚檐寄微缕。
liǎo bù jiè tiān dì, hé yǐ pí fēng yǔ.
了不介天地,何以芘风雨。
fēng chài cháng zì tóu, táng láng bù gǎn wǔ.
蜂虿尝自投,螳螂不敢侮。
qù miàn lèi tāng gāng, qǔ xiàng dé xī gǔ.
去面类汤纲,取象得羲罟。
sī tǔ suī fēi cán, yíng shì yǒu rú hǔ.
丝吐虽非蚕,蝇视有如虎。
zhēn qiǎo fēi rén wéi, xiū shā jīn zhēn nǚ.
真巧非人为,羞煞金针女。

“丝吐虽非蚕”平仄韵脚


拼音:sī tǔ suī fēi cán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三覃

作者简介


李曾伯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作者介绍


李曾伯的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