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奴亦良苦”出自宋代洪咨夔的《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鸿雁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àn nú yì liáng kǔ,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雁奴亦良苦”全诗:羽肃肃,鸣雝雝,江南江北秋思同。
秋思中人无避处,风酸月泠江流去。
雁奴亦良苦,群雁不我冯。
夜深炬火灭复明,举网拼尽芦花翎。
《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鸿雁行》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鸿雁行
羽肃肃,鸣雝雝,
江南江北秋思同。
秋思中人无避处,
风酸月泠江流去。
雁奴亦良苦,
群雁不我冯。
夜深炬火灭复明,
举网拼尽芦花翎。
中文译文:
雁群飞行
雁羽肃肃,鸣声咏咏,
江南江北的秋思相通。
秋思之中,人无避身之处,
寒风凛冽,明月冷冽,江水流去。
雁奴也同样痛苦,
群雁不肯让我冯(引领)它们。
夜深了,炬火熄灭又重新明亮,
我举起网,竭尽全力捕捉芦花翎(雁的羽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以及雁群飞行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江南和江北地区的秋天景色,表达了他对离散思乡之情的思绪。他感叹秋思之中,没有一个地方可以避开思念之苦,寒风、明月和江水的寒冷更加凸显了他的孤独和离散。诗中还描绘了雁群的飞行,雁奴(指驱赶雁群的人)也同样感受到了痛苦,而诗人想要引领这群雁却遭到了拒绝。最后,诗人在深夜中举起网,尽力捕捉雁群的羽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雁群的飞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离散思乡之情。诗人以江南和江北作为背景,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秋天的凉爽、寒风和明月的冷冽,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离散。诗中的雁群则成为了诗人心中的寄托,他希望能够引领这群雁,与它们一起飞翔。然而,诗人却被群雁所拒绝,这也让他感受到了与他人的疏离。诗的最后,诗人举起网,试图捕捉雁群的羽毛,展现了他对自己内心孤独的反抗和渴望。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给人一种深沉而苍凉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和对离散命运的无奈。
gǔ yuè fǔ yòng lǐ chán miè wēng yùn sì hóng yàn háng
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鸿雁行
yǔ sù sù, míng yōng yōng,
羽肃肃,鸣雝雝,
jiāng nán jiāng běi qiū sī tóng.
江南江北秋思同。
qiū sī zhōng rén wú bì chù,
秋思中人无避处,
fēng suān yuè líng jiāng liú qù.
风酸月泠江流去。
yàn nú yì liáng kǔ,
雁奴亦良苦,
qún yàn bù wǒ féng.
群雁不我冯。
yè shēn jù huǒ miè fù míng,
夜深炬火灭复明,
jǔ wǎng pīn jǐn lú huā líng.
举网拼尽芦花翎。
拼音:yàn nú yì liáng kǔ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