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宦游踪迹信舆台”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宦游踪迹信舆台”出自宋代李弥逊的《和刘待制》,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àn yóu zōng jī xìn yú tái,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宦游踪迹信舆台”全诗

《和刘待制》

宦游踪迹信舆台

宦游踪迹信舆台,白首知非愧鲁开。
诗卷云烟舒复卷,吏行凫鹜去还来。
雨多风伯漫不省,春半花神小有才。
谁为痴儿无乐事,眼中秀句绝纤埃。


赏析


《和刘待制》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弥逊。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宦游踪迹信舆台,白首知非愧鲁开。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宦海中的历程,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朝廷的舆台上。白发已经长成,他深知自己并不辜负鲁开的期望。

诗卷云烟舒复卷,吏行凫鹜去还来。
这句诗意味深长,形象地描述了诗卷的起伏曲折。就像凫鹜飞去又返回,它们在行走中经历了很多,而诗卷也通过卷叠展示了云烟般的景象。

雨多风伯漫不省,春半花神小有才。
这句诗描述了风雨交加的景象,风伯却似乎无动于衷,不加理会。春天已经到来,花神展现出一些才华,虽然只是微小的表现。

谁为痴儿无乐事,眼中秀句绝纤埃。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没有困扰他的事情,他的眼中只有那些美丽的诗句,而且这些诗句是非常纯净的,不带一丝杂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宦海中的历程,以及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表达了他对自己的自豪和对诗歌的敬重。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对比手法,使诗词更具有艺术感和思想深度。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蕴深远,展现了李弥逊独特的诗人风采。

“宦游踪迹信舆台”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liú dài zhì
和刘待制

huàn yóu zōng jī xìn yú tái, bái shǒu zhī fēi kuì lǔ kāi.
宦游踪迹信舆台,白首知非愧鲁开。
shī juàn yún yān shū fù juǎn, lì xíng fú wù qù hái lái.
诗卷云烟舒复卷,吏行凫鹜去还来。
yǔ duō fēng bó màn bù xǐng, chūn bàn huā shén xiǎo yǒu cái.
雨多风伯漫不省,春半花神小有才。
shuí wèi chī ér wú lè shì, yǎn zhōng xiù jù jué xiān āi.
谁为痴儿无乐事,眼中秀句绝纤埃。

“宦游踪迹信舆台”平仄韵脚


拼音:huàn yóu zōng jī xìn yú tái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