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欲度世以忘归兮”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欲度世以忘归兮”出自先秦屈原的《远游》,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ù dù shì yǐ wàng guī xī,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欲度世以忘归兮”全诗

《远游》

欲度世以忘归兮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悽而增悲。
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内惟省以操端兮,求正气之所由。
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
奇傅说之讬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
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
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怪。
时仿佛以遥见兮,精晈晈以往来。
超氛埃而淑邮兮,终不反其故都。
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
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
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
聊仿佯而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
谁可与玩斯遗芳兮?长向风而舒情。
高阳邈以远兮,余将焉所程?重曰:
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
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
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麤秽除。
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
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
曰“道可受兮,不可传;
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
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虚以待之存,无为之先;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
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旧乡。
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
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玉色頩以脕颜兮,精醇粹而始壮。
质销铄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放。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
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命天阍其开关兮,排阊阖而望予。
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太微之所居。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
屯余车之万乘兮,纷容与而并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
服偃蹇以低昂兮,骖连蜷以骄骜。
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漫衍而方行。
撰余辔而正策兮,吾将过乎句芒。
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
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
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凤凰翼其承旂兮,遇蓐收乎西皇。
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
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
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
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路漫漫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
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
欲度世以忘归兮,意姿睢以抯挢。
内欣欣而自美兮,聊媮娱以淫乐。
涉青云以汎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思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
汜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
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
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瀁而自浮。
祝融戒而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
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
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玄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虯而逶蛇。
雌蜺便娟以增挠兮,鸾鸟轩翥而翔飞。
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徘徊。
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乎寒门。
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顼乎增冰。
历玄冥以邪径兮,乘间维以反顾。
召黔赢而见之兮,为余先乎平路。
经营四方兮,周流六漠。
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
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赏析


远游翻译及注释

翻译
有感世俗扼杀人的自由,真想飞翔起来远处周游。
性质微薄又没有依靠,以什么为寄托乘着它上浮?
周围是污浊黑暗的气氛,独自苦闷向谁去倾诉?
漫长的黑夜里不能安眠,守着一缕孤魂直至破曙。
联想天地的无穷无尽,哀叹人生的坎坷苦辛。
过去的事我没能赶上,未来的事我难以知闻。
徘徊不定思绪遥远,惆怅失意心气不顺。
神志恍惚如水波激荡,心中愁苦而悲哀愈增。
忽然间魂灵飞散不返,只留下枯槁的肉体身形。
自我反省以坚持操守,寻求天地正气从何而生。
清虚宁静中自有愉悦,淡泊无为悠然自得是真。
听说赤松子清高绝俗,愿继承遗风学其行事。
看重养真之人的美德,羡慕古人能升仙超越生死。
形体虽然物化消失不见,名声却显耀而长存后世。
傅说骑星升天多么神奇,韩众服药成仙令人羡慕不已。
身形肃穆地渐渐远去,离开人群而超迈高逸。
循着气的变化层层高飞,把鬼神也惊得奔走诧异。
朦胧中似乎远远可见,神灵光芒闪烁往来任意。
超越尘埃修善超过先祖,再也不会返回故国乡里。
摆脱众多患难无所畏惧,世人都不知他们的踪迹。
担心岁月流逝季节交替,辉煌的太阳也已向西下行。
薄薄的秋霜下降大地,可怜那芳草最先凋零。
姑且漫步游荡逍遥一番,长久地一年年事业无成。
谁能与我赏玩残留的芳草?
早晨对着清风放松心情。
高阳帝的时代十分遥远,我怎么效法他高洁的品行?
再说道:
春去秋来光阴不停留,何必久久地留在故乡?
轩辕黄帝既然不能高攀,我将跟着王子乔嬉娱游赏。
吞食六精之气而啜饮清露,漱着正阳之气含着朝霞之光。
保持精神心灵清明澄澈,将精气吸入将浊气扫荡。
跟随和畅的南风出游,休息在南方神鸟的巢穴之旁。
见了王子乔就在那儿留宿。
询一元之气纯和之德之详。
王子乔说:
“道可以从内心感受,不可以口耳相传。
说它小则无处不可容纳,说它大则大到无边无沿。
不搅乱你的神魂,它就自然而然地出现。
这一元之气非常神奇,半夜寂静之时方才可感。
要以虚静之心来对待它,不要万事只想着自己占先。
各类东西都是这样生成,这就是得道的门槛。”
听罢至理名言便想远去,忽然间我就出发前行。
随着飞仙升到丹丘仙境,在神仙的不死之乡息停。
早晨在汤谷洗洗头发,傍晚让九阳晒干我的全身。
吮吸飞泉的美液,怀抱良玉的精英。
洁白的脸庞光泽滋润,体魄健壮精力充盈。
形体消瘦才能见出柔美,神气幽远自然摆脱拘谨。
赞赏南方炎热气候的功德,美丽的桂树冬天也吐芳馨。
山林萧条没有野兽,原野苍茫不见人影。
三魂六魄飘上彩霞,覆盖浮云向上飞升。
命令天宫的看门人开门,他推开大门朝我把眼瞪。
召来雷神丰隆命他做向导,探问太微宫位置的远近。
积集九重阳气进入帝宫,探访旬始星参观清都天庭。
早上从太仪殿驾车出发,傍晚到达医巫闾山边。
万辆马车屯聚一起,浩浩荡荡齐驰飞前。
驾车的八条龙蜿蜒游动,车上的云旗逶迤首尾相连。
竖起插着旄头的霓虹之旗,五色斑斓纷杂照耀明艳。
驾车的马匹宛转起伏不定,两边的马匹曲蹄奔驰矫健。
车马交错纵横杂乱,队列绵绵不绝并行不偏。
抓紧我的缰绳放正马鞭,我将拜见东方木神一面。
经过了东帝太皞再向右转,让风伯飞廉在前开路打探。
灿烂的太阳还没有升起放光,就在天地之上横越飞迁。
风伯为我作队伍的先驱,扫荡尘埃迎来清凉一片。
凤凰张彩翼支承云旗,在西帝那儿与金神蓐收遇见。
摘下彗星充当小旗摇曳,举起北斗之柄作大旗舒卷。
五色缤纷斑斓上下浮泛,在云海惊涛中漫游流连。
时已昏暗四周朦朦胧胧,召来北方玄武七星奔走串联。
让文昌六星在后掌管随从,挑选众神和我并驾向前。
路程迢迢多么漫长,按鞭缓缓地驰向高天。
雨师相伴随侍在左方,雷公保驾扈从在右边。
要超越世俗忘却归去,意态欣然自得腾飞翩翩。
内心欣悦自感美好,聊以自娱求得快乐安恬。
跨青云漫游四面八方,忽然俯瞰到故乡的田原。
仆人们怀念啊我心中悲痛,马匹也回顾不进充满眷恋。
想念故乡的父老兄弟,不禁长叹一声擦拭泪眼。
从容泛游而逍遥远去,暂且抑制情感自解自宽。
指着南方火神径直驰去,我要去南方的胜地九嶷山。
观览世外之地的茫昧幽暗,仿佛在大海中独自浮行。
火神祝融劝我调转车头,又告诉青鸾神鸟将宓妃远迎。
张设“咸池”之乐演奏“承云”之曲,娥皇女英二女唱出“九韶”歌声。
让湘水之神也来鼓瑟,令海神与河伯合舞助兴。
无角黑龙与水怪一起出没,体形屈曲宛转延伸。
彩虹轻盈优美层层环绕,青鸾神鸟在高处翱翔不停。
音乐旋律舒展没有终止,我于是远去徘徊巡行。
放下马鞭让车队尽情奔驰,到天边走向北极的寒门。
乘着疾风抵达八风之府清源,追随北帝颛顼在厚厚冰层。
通过北方水神的曲径,在天地两维之间回望一阵。
召呼造化之神前来见面,为我先行把道路铺平。
已经历过四面荒凉之地,也遨游了八方广漠之境。
向上到达闪电之至高,向下俯瞰大壑之至深。
下界茫茫似没有大地,上方空空似没有高天。
匆匆忙忙什么也看不见,恍恍惚惚什么也听不清。
超越无为清静的境界,我和天地元气结伴为邻。

注释
(1)迫阨:困阻灾难。
(2)焉托乘:以什么作为寄托、乘载的工具。
(3)茕:孤独之貌。
(4)怊惝怳:惆怅失意。乖怀:心愿违背,心气不顺。
(5)儵忽:同“倏忽”,一会儿。
(6)端操:端正操守。
(7)赤松:赤松子,古之仙人,传说神农时为雨师。
(8)休德:美德。
(9)化去:指仙去。
(10)傅说:殷高宗武丁的宰相,传说他死后,精魂乘星上天。
(11)韩众:即韩终,春秋齐人,为王采药,王不肯服,于是他自己服下成仙。
(12)浸:渐。
(13)曾:同“层”。
(14)淑尤:王逸《楚辞章句》:“淑,善也;尤,过也;言行道修善过先祖也。”
(15)如:往。
(16)耀灵:太阳。晔:光耀。
(17)仿佯:同“彷徉”,即彷徨、徜徉。
(18)高阳:高阳氏之帝,即颛顼。
(19)程:效法。
(20)淹:滞留。
(21)轩辕:即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22)王乔:即王子乔,传说中得道成仙者,据说他是周灵王之子,故以王子为称,也叫王子晋。
(23)六气:据道家之说,世上有天地四时六种精气,修炼者服食之即能成仙。沆瀣:露水。
(24)正阳:六气中夏时之气。
(25)凯风:南风。
(26)内:同“纳”,容纳。
(27)滑:紊乱。
(28)孔:很。
(29)庶类:众类万物。
(30)羽人:羽化升天的仙人。丹丘:仙境之地。
(31)汤谷:同“旸谷”,日出之处。
(32)九阳:古时传说,旸谷有扶桑树,上有一个太阳,下有九个太阳,十个太阳轮流值班一天。
(33)頩:貌美。脕颜:滋润颜面。
(34)汋约:同“绰约”,柔美。
(35)淫放:指洒脱不受拘束。
(36)天阍:天宫的看门人。
(37)阊阖:天门。
(38)丰隆:雷神,一说云神。
(39)大微:即“太微”,天帝的南宫。
(40)旬始:星宿名。清都:天宫之名。
(41)发轫:发车。太仪:天上的太仪殿。
(42)微闾:医巫闾山,古人认为神仙所居。
(43)服:中间两匹驾车的马。偃蹇:宛转之貌。
(44)连蜷:指马身马蹄弯曲之状。
(45)胶葛:纠葛,交错杂乱。
(46)斑:同“班”,队列。曼衍:绵绵不绝。
(47)句芒:东方木神之名。
(48)太皓:同“太皞”,东方上帝之名。
(49)飞廉:风伯之名。
(50)旂:画龙系铜铃的旗。
(51)蓐收:金神之名,为西方上帝少昊之子。西皇:即少昊。
(52)旍:旗帜。
(53)暧曃:昏暗不明。曭莽:幽暗迷濛。
(54)玄武: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总称,为龟蛇合体之象。
(55)弭节:按节缓行。
(56)担挢:飞升。婾:同“偷”。
(57)睨:斜视。
(58)自弭:自我宽解,自我安慰。
(59)南疑:南方的九嶷山。
(60)罔象:犹云汪洋。
(61)祝融:火神之名。衡:车辕头上的横木。还衡,回车。
(62)宓妃:伏羲氏之女,洛水女神。
(63)《咸池》、《承云》:都是黄帝所作的乐曲名。
(64)二女: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她们是尧帝的女儿。《九韶》:舜帝命咸黑所作的乐曲。
(65)海若:海神。冯夷:河神河伯。
(66)虫象:水怪。
(67)蟉虬:屈曲盘绕貌。
(68)便娟:轻盈美好貌。增挠:层绕。增,通“层”;挠,通“绕”。
(69)轩翥:高飞。
(70)博衍:舒展绵延。
(71)逴:远。绝垠:指天边。寒门:北极之山。
(72)清源:传说中八风之府。
(73)颛顼:北方上帝之名。
(74)玄冥:北方水神。
(75)黔瀛:“瀛”一作“羸”,即黔雷,造化之神。
(76)列缺:闪电。
(77)峥嵘:此谓深远之貌。
(78)泰初:天地万物的元气。

远游鉴赏

  全诗按思想感情的脉络,可以分成九段。

  第一段是总起,交代远游的原因。基调是开头两句:“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对恶浊朝廷的迫害充满悲愤,只得去远游了。到哪里远游呢?“托乘而上浮”,去的是天上,是人们所崇仰的神仙世界。

  第二段写远游者的心境,反覆吟咏“心愁凄而增悲”、“求正气之所由”,定下全诗感情基调:悲愤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到四方远游的宁静环境,和诗人关怀现实的热烈内心,形成一对矛盾,从而引导下文诗人情绪的多变反覆。

  第三段提出一系列的仙人:赤松子、傅说、韩众等,作为追慕的对象,“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不过,诗人内心仍然隐隐作痛:他忘却不了故乡,忘却不了世俗社会。难道得道升天、腾云驾雾,就可以躲避小人们的迫害吗?诗人无法回答。诗人的怀疑,实际上是自己对远游复杂的心理表述。

  第四段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世俗社会,想到善良忠诚而遭朝廷迫害的情形,感到高阳帝时代清明的政治不会再出现,只好认真规划自己远游的行程了。第四段与第三段在内涵上相对。第三段写上天游玩却怀念人间,第四段写人间受苦就向往上天遨游。天上人间,始终成为诗人心灵的两极,时左时右,使情绪澜翻不已。

  第五段是对三、四段情绪的决断。一开头有“重曰”二字,先重重地下断语:“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世俗社会不能再留恋了,还是去飞天遨游吧!向南、向南,先向南方游览。诗人决断去远游,又定下方向,至此,才是远游从思想落实到行动。那么,诗人向谁请教远游的道理呢?第一位远游导师,便是王子乔。定了信念,请教仙人,远游便确定无疑了。

  第六段是仙人王子乔的话。诗人把仙人的话,用富有节奏的文字记录下来,实质上是通过王子乔的话,表达自己对远游的体会:既然现世已无有道贤君,那么,上天悟道就是成仙立德了。古人说,人生三项不朽的事业是立德、立言、立功,立德是最重要的。既然在人间不能再立德,成仙修行便是最佳道路了。王子乔的话,诗人的领悟,都集中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一点上,可见诗人仍未忘情于世:人间的道德规范永远深烙在他心中。

  第七段写诗人远游的第一站:上天宫参观。上天之前,诗人吸取天之精气,神旺体健,然后乘云上天,进入天宫之门,游览清都等天帝的宫殿。古时说天帝宫殿在天的中央,诗人升天后先到天中央,作为出发的基点,可见在他心灵深处,仍然有一个天帝,那是人间君王在天界的投影。隐约之间,人们感到屈原离开楚国都城远游,心中时刻忘不了人间的君王。

  第八段,写诗人远游的第二站:游览天上的东方与西方。先是游东方。诗人出游的队伍不是三两什役,而是一大队龙神卫护,八龙驾车,风伯、雨师、雷公做侍卫,真是威风八面、气势威严。拜会过东方太皓天帝和西方金神蓐收之后,诗人有点飘飘然了,享受到得道成仙的乐趣。但是,从高空下视。瞥见故乡,心中不禁隐隐作痛。该怎么办呢?决定再向南游,希望找到舜帝一诉衷肠。这一段写出游队伍的庞大神奇,既有大胆热烈的想像,又有丰富具体的铺陈,使出游的行列成为神仙世界的展览,渲染出成仙得道的快乐气氛。

  第九段是全诗的结束,又可分两个层决。第一层写游览南方和北方,拜会南方之神祝融和北方之神颛顼,都深受教益。游南方北方的描写,比游东方西方简单一些,因为同样一支队伍,不必重复描述。只是突出了南方的鸾迎宓妃、湘灵鼓瑟,以及北方的冰积寒冷。第二层概括游览东西南北四方天空大地,感悟到人间应该有一个新的世界,那便是超越儒家的教化,使人与天地元气相一致,天、地、人和谐共处。这样,即使不离开人间远游,也能感受到生命的快乐了。

  《远游》一诗,写的是想像中的天上远游,表达的是现实人间的理想追求。诗中出现了大量的神仙怪异之物,先后有太皓、西皇、颛顼等四方上帝。有雷神丰隆、木神句芒、风神飞廉、金神蓐收、火神祝融、洛神宓妃、湘水之神湘灵、海神海若、河神冯夷、水神玄冥、造化之神黔瀛等各类正神,有玄武星、文昌星等星官,有赤松子、傅说、韩众、王乔等仙人,有八龙、凤凰、鸾鸟、玄螭、虫象等神话动物,有汤谷、阊阖、太微、旬始、清都、太仪、微闾、寒门、清源等神话地名,迷离惝怳,令人目不暇接,心驰神摇。这正是战国时代民间传说与原始宗教交叉的产物,反映出楚文化富于想像的特色,显示了诗人吸取民间文艺素材进行诗歌创作的艺术视野,和操纵开合运用自如的创作能力。这位伟大的诗人的诗歌为人们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神话素材,成为后代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依据。

远游赏析

  思欲济世,则意中愤然,文采铺发,遂叙妙思,托配仙人,与俱游戏,周历天地,无所不到。然犹怀念楚国,思慕旧故,忠信之笃,仁义之厚也。是以君子珍重其志,而玮其辞焉。”其后历代学者对本篇作者为屈原均无异议,直到近代,始有人表示怀疑。今文经学家廖平首先发难,其《楚辞讲义》云:“《远游篇》之与《大人赋》,如出一手,大同小异。”现代学者,陆侃如早年所著《屈原》、游国恩早年所著《楚辞概论》,都认为《远游》非屈原所作(游氏晚年观点有所改变),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刘永济《屈赋通笺》也持同样的观点。而姜亮夫《屈原赋校注》、陈子展《楚辞直解》等则坚决认为《远游》为屈原所作。归纳起来,说《远游》非屈原所作,大致有三点理由:第一是结构、词句与西汉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有很多相同;第二是其中充满神仙真人思想;第三是词句多袭《离骚》、《九章》。但姜亮夫《屈原赋校注》、陈子展《楚辞直解》都认为《远游》结构语句与《大人赋》多相同之处,只能说明《大人赋》抄袭《远游》;描写神仙真人与屈原所处的楚文化氛围吻合,而神仙真人思想也仅是本篇的外壳而不是主旨所在;一人先后之作,中有因袭,自古而然,不足为奇。他们的观点,应该说是可以成立的。今人更有著专文“从文风、修辞、语法、韵律等几方面客观而科学地列出一些事实。以证明《远游》的作者只能是屈原而决非别人”(姜昆武、徐汉树《<远游>真伪辨》,载《楚辞研究论文选》)。《远游》为屈原所作,似乎应该成为定论,正如姜亮夫所说,“从整个屈子作品综合论之,《远游》一篇正是不能缺少的篇章”,“《远游》是垂老将死的《离骚》”(上一文姜亮夫引言)。

  诗人与当时楚国政坛矛盾极深,而对那个嫉贤忌能、迫害忠良的朝廷,他唯一的办法是离去。对一个热爱国家的大臣,离开郢都去周游四方,并不是愉快的。所以,欲离不离,欲去还留的心态,使他的情绪寄托——诗歌,呈现一种徘徊犹疑、反覆凄迷的美。不过,《远游》一诗所描写的远游,并不是诗人的现实行为,而更多的是想像活动。因为是想像活动,诗人就把远游定位在天上,在神道怪异之间,在云光霞影里。众多的天上神祗,成了诗人的游伴。古人认为,天堂是真纯高雅的,所以,远游的梦想,也是神奇脱俗的。不过,最后诗人还是不得不回到人间,回到苦难黑暗的世俗社会。对世俗社会卑污的谴责,对高雅纯真世界的追求,也在远游的虚构中表露出来了。

“欲度世以忘归兮”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uǎn yóu
远游

bēi shí sú zhī pò è xī, yuàn qīng jǔ ér yuǎn yóu.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zhì fěi bó ér wú yīn xī, yān tuō chéng ér shàng fú?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zāo shěn zhuó ér wū huì xī, dú yù jié qí shuí yǔ!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yè gěng gěng ér bù mèi xī, hún yíng yíng ér zhì shǔ.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wéi tiān dì zhī wú qióng xī, āi rén shēng zhī zhǎng qín.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wǎng zhě yú fú jí xī, lái zhě wú bù wén.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bù xǐ yǐ ér yáo sī xī, chāo chǎng huǎng ér guāi huái.
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yì huāng hū ér liú dàng xī, xīn chóu qī ér zēng bēi.
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悽而增悲。
shén shū hū ér bù fǎn xī, xíng kū gǎo ér dú liú.
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nèi wéi shěng yǐ cāo duān xī, qiú zhèng qì zhī suǒ yóu.
内惟省以操端兮,求正气之所由。
mò xū jìng yǐ tián yú xī, dàn wú wéi ér zì dé.
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wén chì sōng zhī qīng chén xī, yuàn chéng fēng hū yí zé.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guì zhēn rén zhī xiū dé xī, měi wǎng shì zhī dēng xiān
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yǔ huà qù ér bú jiàn xī, míng shēng zhe ér rì yán.
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
qí fù shuō zhī tuō chén xīng xī, xiàn hán zhòng zhī dé yī.
奇傅说之讬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
xíng mù mù yǐ jìn yuǎn xī, lí rén qún ér dùn yì.
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
yīn qì biàn ér suì céng jǔ xī, hū shén bēn ér guǐ guài.
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怪。
shí fǎng fú yǐ yáo jiàn xī, jīng jiǎo jiǎo yǐ wǎng lái.
时仿佛以遥见兮,精晈晈以往来。
chāo fēn āi ér shū yóu xī, zhōng bù fǎn qí gù dū.
超氛埃而淑邮兮,终不反其故都。
miǎn zhòng huàn ér bù jù xī, shì mò zhī qí suǒ rú.
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
kǒng tiān shí zhī dài xù xī, yào líng yè ér xī zhēng.
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
wēi shuāng jiàng ér xià lún xī, dào fāng cǎo zhī xiān líng.
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
liáo fǎng yáng ér xiāo yáo xī, yǒng lì nián ér wú chéng.
聊仿佯而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
shuí kě yǔ wán sī yí fāng xī? zhǎng xiàng fēng ér shū qíng.
谁可与玩斯遗芳兮?长向风而舒情。
gāo yáng miǎo yǐ yuǎn xī, yú jiāng yān suǒ chéng? zhòng yuē:
高阳邈以远兮,余将焉所程?重曰:
chūn qiū hū qí bù yān xī, xī jiǔ liú cǐ gù jū.
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
xuān yuán bù kě pān yuán xī, wú jiāng cóng wáng qiáo ér yú xì.
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
cān liù qì ér yǐn hàng xiè xī, shù zhèng yáng ér hán zhāo xiá.
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bǎo shén míng zhī qīng chéng xī, jīng qì rù ér cū huì chú.
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麤秽除。
shùn kǎi fēng yǐ cóng yóu xī, zhì nán cháo ér yī xī.
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
jiàn wáng zǐ ér sù zhī xī, shěn yī qì zhī hé dé.
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
yuē" dào kě shòu xī, bù kě chuán
曰“道可受兮,不可传;
qí xiǎo wú nèi xī, qí dà wú yín.
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wú huá ér hún xī, bǐ jiāng zì rán
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
yī qì kǒng shén xī, yú zhōng yè cún.
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xū yǐ dài zhī cún, wú wéi zhī xiān
虚以待之存,无为之先;
shù lèi yǐ chéng xī, cǐ dé zhī mén.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 wén zhì guì ér suì cú xī, hū hū wú jiāng xíng.
”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
réng yǔ rén yú dān qiū, liú bù sǐ zhī jiù xiāng.
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旧乡。
cháo zhuó fā yú tāng gǔ xī, xī xī yú shēn xī jiǔ yáng.
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
xī fēi quán zhī wēi yè xī, huái wǎn yǎn zhī huá yīng.
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yù sè pīng yǐ wàn yán xī, jīng chún cuì ér shǐ zhuàng.
玉色頩以脕颜兮,精醇粹而始壮。
zhì xiāo shuò yǐ zhuó yuē xī, shén yào miǎo yǐ yín fàng.
质销铄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放。
jiā nán zhōu zhī yán dé xī, lì guì shù zhī dōng róng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shān xiāo tiáo ér wú shòu xī, yě jì mò qí wú rén.
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
zài yíng pò ér dēng xiá xī, yǎn fú yún ér shàng zhēng.
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mìng tiān hūn qí kāi guān xī, pái chāng hé ér wàng yǔ.
命天阍其开关兮,排阊阖而望予。
zhào fēng lóng shǐ xiān dǎo xī, wèn tài wēi zhī suǒ jū.
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太微之所居。
jí chóng yáng rù dì gōng xī, zào xún shǐ ér guān qīng dōu.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cháo fā rèn yú tài yí xī, xī shǐ lín hū yú wēi lǘ.
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
tún yú chē zhī wàn shèng xī, fēn róng yǔ ér bìng chí.
屯余车之万乘兮,纷容与而并驰。
jià bā lóng zhī wǎn wǎn xī, zài yún qí zhī wēi shé.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jiàn xióng hóng zhī cǎi máo xī, wǔ sè zá ér xuàn yào.
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
fú yǎn jiǎn yǐ dī áng xī, cān lián quán yǐ jiāo ào.
服偃蹇以低昂兮,骖连蜷以骄骜。
qí jiāo gé yǐ zá luàn xī, bān màn yǎn ér fāng xíng.
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漫衍而方行。
zhuàn yú pèi ér zhèng cè xī, wú jiāng guò hū gōu máng.
撰余辔而正策兮,吾将过乎句芒。
lì tài hào yǐ yòu zhuǎn xī, qián fēi lián yǐ qǐ lù.
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
yáng gǎo gǎo qí wèi guāng xī, líng tiān dì yǐ jìng dù.
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
fēng bó wèi yú xiān qū xī, fēn āi pì ér qīng liáng.
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fèng huáng yì qí chéng qí xī, yù rù shōu hū xī huáng.
凤凰翼其承旂兮,遇蓐收乎西皇。
lǎn huì xīng yǐ wéi jīng xī, jǔ dǒu bǐng yǐ wéi huī.
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
pàn lù lí qí shàng xià xī, yóu jīng wù zhī liú bō.
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
shí ài dài qí tǎng mǎng xī, zhào xuán wǔ ér bēn shǔ.
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
hòu wén chāng shǐ zhǎng xíng xī, xuǎn shǔ zhòng shén yǐ bìng gǔ.
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lù màn màn qí xiū yuǎn xī, xú mǐ jié ér gāo lì.
路漫漫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
zuǒ yǔ shī shǐ jìng shì xī, yòu léi gōng yǐ wéi wèi.
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
yù dù shì yǐ wàng guī xī, yì zī suī yǐ zhā jiǎo.
欲度世以忘归兮,意姿睢以抯挢。
nèi xīn xīn ér zì měi xī, liáo tōu yú yǐ yín lè.
内欣欣而自美兮,聊媮娱以淫乐。
shè qīng yún yǐ fàn làn yóu xī, hū lín nì fū jiù xiāng.
涉青云以汎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
pū fū huái yú xīn bēi xī, biān mǎ gù ér bù xíng.
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sī jiù gù yǐ xiǎng xiàng xī, zhǎng tài xī ér yǎn tì.
思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
sì róng yǔ ér xiá jǔ xī, liáo yì zhì ér zì mǐ.
汜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
zhǐ yán shén ér zhí chí xī, wú jiāng wǎng hū nán yí.
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
lǎn fāng wài zhī huāng hū xī, pèi wǎng yàng ér zì fú.
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瀁而自浮。
zhù róng jiè ér bì yù xī, téng gào luán niǎo yíng fú fēi.
祝融戒而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
zhāng xián chí zòu chéng yún xī, èr nǚ yù jiǔ sháo gē.
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
shǐ xiāng líng gǔ sè xī, lìng hǎi ruò wǔ féng yí.
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xuán chī chóng xiàng bìng chū jìn xī, xíng liú qiú ér wēi shé.
玄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虯而逶蛇。
cí ní biàn juān yǐ zēng náo xī, luán niǎo xuān zhù ér xiáng fēi.
雌蜺便娟以增挠兮,鸾鸟轩翥而翔飞。
yīn yuè bó yǎn wú zhōng jí xī, yān nǎi shì yǐ pái huái.
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徘徊。
shū bìng jié yǐ chí wù xī, chuō jué yín hū hán mén.
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乎寒门。
yì xùn fēng yú qīng yuán xī, cóng zhuān xū hū zēng bīng.
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顼乎增冰。
lì xuán míng yǐ xié jìng xī, chéng jiàn wéi yǐ fǎn gù.
历玄冥以邪径兮,乘间维以反顾。
zhào qián yíng ér jiàn zhī xī, wèi yú xiān hū píng lù.
召黔赢而见之兮,为余先乎平路。
jīng yíng sì fāng xī, zhōu liú liù mò.
经营四方兮,周流六漠。
shàng zhì liè quē xī, jiàng wàng dà hè.
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
xià zhēng róng ér wú dì xī, shàng liáo kuò ér wú tiān.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shì shū hū ér wú jiàn xī, tīng chǎng huǎng ér wú wén.
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
chāo wú wéi yǐ zhì qīng xī, yǔ tài chū ér wèi lín.
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欲度世以忘归兮”平仄韵脚


拼音:yù dù shì yǐ wàng guī xī
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八齐

作者简介


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介绍


屈原的文学成就

著作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
  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理想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 乃甚或在《三百篇》(《诗经》)以上”(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著名诗人郭沫若曾为其编剧《雷电颂》,以纪念其事迹。

作品风格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如《离骚》写他向重华陈辞之后御风而行,他先叩天宫,帝阍闭门不纳;他又下求佚女,佚女恰巧不在那里;他去向宓妃求爱,宓妃却对他无礼;他欲求简狄和二姚,又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通消息。这种上天入地的幻想与追求反映了屈原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苦苦探求。此外如《九歌》、《天问》等还采用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为素材,其想象之大胆、丰富 ,古今罕有。
  除此之外,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屈原的介绍

  屈原,湖北秭归人,芈[mǐ]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尚有争论。据推测生于公元前342年3月6日,卒于公元前278年4月26日。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公元前342年屈原诞生于楚都丹阳,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mì)罗江自杀。老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定于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关于端午节其中的一种说法)。对于屈原的忠而见疏,后世诗人阵志岁遥为郁结,其诗《屈原》云:“浩气干霄汉,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无计事昏君。”(《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 此不仅对爱国者屈原,也是对历代“王之荩臣”(《诗·大雅·文王》)的由衷忾惜;不只对当时楚王,也是对其他昏暗君王的一深刻批判。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在流放期间,屈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4月26日(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就是因此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7个国家的75名著名人士联合发起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将屈原列为会议中的历史上的该年“当年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他。(因为那一年正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也是其他三位文人逝世的“大年”。类似的活动后来也曾举行过多次,如迦梨陀沙、海涅、陀思妥也夫斯基为1956年“世界三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的流放背景

  战国时代,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贾谊在《吊屈原赋》中,这样描写屈原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斡弃周鼎,宝康瓢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贾谊笔下,屈原生活的时代一切都是颠倒的:猫头鹰在天上飞翔,鸾凤却深藏起来;小人得志尊显,圣贤却不得其用;正直廉洁的人受到诬蔑,强横残暴的人却得到称誉;宝剑被贬为钝口,铅刀却被说成锋利;国之重宝周鼎被抛弃,空瓦罐被当成宝物;疲牛跛驴骖驾着马车,千里马却拉着沉重的盐车;帽子本应戴在头上,却被垫在脚下,被汗水湿透。这就是楚国的时局。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名士苏秦提出合纵,即联合六国一同抗秦,屈原积极参与此事,与苏秦一起促成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并使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因此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疏远,因为齐楚连盟,秦国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秦王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第一次流放
  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贿赂楚国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楚怀王听信张仪的,就把相印授予 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怀王以为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广袤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 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汉中郡沦陷。
  前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攻楚,声讨楚违背纵约。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第二年,楚太子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杀楚将唐昧,占领了重丘 (今河南泌阳县东北)。第二年又攻楚,消灭楚军2万,又杀楚将景缺。这时,昏庸的怀王才又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让太子质于齐以求齐楚联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这形势,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
  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胁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前296年,顷襄王2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绝交。

第二次流放
  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楚顷襄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子兰形成了威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线,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自尽
  秦国对楚王的妥协退让,并不满足。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了。这一年大概是前278年,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当时62岁左右(生于前340,死于前278)。

屈原的生平

出生
  屈原的出生日期,自古以来有很多人研究,一直到解放后考古文物的出土才定为公元前340年。研究屈原生辰,主要是根据《离骚》中的两句:"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认为"摄提"是指"摄提格",太岁在寅曰摄提,这是以岁星所当的年次而言;朱熹则以为"摄提"是星名,这个摄提星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这里以摄提星所指的月份而言。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
  1976年陕西临潼县出土了一件"利簋",器内有铭文4行,32字, 记述了周武王伐纣的过程。汤炳正先生在经过认真考证后认为,"利簋"铭文"岁鼎克"三字中,"岁"指岁星,古人或称"摄提",今人称为木星。"鼎"即贞,训为当。"克"与"辜"同字,为月名,十一月为辜。"岁贞克"意为岁星正当十一月晨出东方,此系指木星的会合周期而言。这样,"利簋"铭文"珷征商,唯甲子朝,岁贞克,昏夙有商"就与《史记》的"正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的记载完全吻合。"利簋"铭文"岁贞克",与《离骚》"摄提贞于孟陬"说的是同一范畴的问题,都是以岁星的运行标记年月。若按《离骚》为例,铭文可以引申为"摄提贞于仲辜";若以铭文例之,《离骚》中的"摄提贞于孟陬"也可以简化为"岁贞陬"。《离骚》中"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岁星恰恰出现于孟春正月的那个月、庚寅这一天我降生了。这里屈原虽然没有正面记述诞生之年,但是凡夏历正月岁星晨出东方,正标志着这一年必然是后世所谓"太岁在寅"之年。这就说明了王逸以"摄提"指木星所当年次之说的正确性,而朱熹关于"摄提"是指星名的说法是片面的。
  天文学家根据汉简《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和帛书《五星占》,计算出周显王三年(公元前366年)正月, 木星的位置恰恰是晨出东方,即所谓摄提格之年。以此为座标,再运用木星的会合周期和恒星周期的规律,并结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楚世家》中的历史资料,可以推算出屈原的出生年月。从周显王三年,木星经过两个恒星周期即24年的运行,于楚宣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2 年)正月又晨出于东方,这一年应当就是《离骚》"摄提贞于孟陬"的"摄提格"之年。又根据日本学者新城新藏的"战国长历"该年正月朔乙丑进行推算,这一年的正月二十六日恰恰是庚寅日。因此屈原应当是出生于楚宣王二十八年正月二十六日,公元前342年3月6日。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日书》也称庚寅日出生的男子为贵。云梦本为秦地,据学者研究,云梦秦墓墓主喜为入秦之楚国遗民,因此,《日书》名为秦简,实则反映了楚人的宗教意识,这符合屈原的自述。

取名
  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关于自己名字的来历,屈原在《离骚》中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代,我的父亲叫伯庸。我降生在寅卯年孟春月的庚寅日,父亲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正则”,字叫做“灵均”。屈原的父亲伯庸很有学识,伯庸为儿子取名“平”,又起名“正则”,取字“原”又用字“灵均”这一对名和字相结合的含意是“言正平可法则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而高平曰“原”这里正含有了屈原的一对名和字,其中名“正则”与“平”相结合,则意法天,字“灵均”与“原”相结合,则意法地。法天和法地,这正是父亲希望儿子所能做到的人格要求和处事原则。屈原的生辰名字被解释为符合《史记》中所说“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

经历
  屈原的事迹,主要见载于司马迁的《史记》。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正月十四日(公元前340年12月21日)。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楚国丹阳,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从屈原的作品中看,他作为贵族参与了楚国的巫术活动。考古文献表明,楚国上层贵族信巫成风。 学者称:“将江陵楚墓竹简所载诸神和《楚辞·九歌》祭祀的神灵进行对应比较,可以发现竹简所载的神与《九歌》所描写的神都是相互配套的,各自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系列,这进一步为人们了解屈原当年从事巫术活动的具体内容提供了旁证材料。”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1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两年后客死异国。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的习俗

  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敬仰和崇拜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鱼虾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中国端午节习俗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 明、清时期政府法令最初只规定了三个主要的节庆:新年、冬至,还有皇帝的生辰,但端午和中秋也变得重要,后来最重要的节日是新年、端午和中秋。这三个主要的节庆称为三大节,各阶层都是一样的。

屈原的墓园

  屈原墓位于湖南汨罗市城北玉笥山东5公里处的汨罗山顶。因在2公里范围内有12个高大的墓冢,这些墓冢前立有“故楚三闾大夫墓”或“楚三闾大夫墓”石碑,相传为屈原的“十二疑冢”。屈原墓园附近有3座规模颇大的寺庙,分别是保缘寺、普济寺和普德大庙。

屈原的故里

  关于屈原出生地,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方铭发表文章称屈原生活的战国正值剧烈动荡的时代,楚国由于受到秦国的压迫,疆土不断东移,导致楚国的都城和楚国贵族的食邑也一再变化,而屈原一生,更是处于不断的颠沛流离中。

  河南西峡县一带流传的屈原故事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当地还有与屈原传说相关的碑刻资料。西峡县有回车镇,“回车”得名于屈原代表作《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的诗句。回车镇有村名“屈原岗”,其地处于秦楚之间的大道上。“相传战国时张仪使楚,离间楚、齐关系,许诺将秦商一带地方送给楚国。后来秦背割地之盟,楚怀王一怒之下,不顾三闾大夫屈原的再三谏阻,亲自率兵伐秦,结果败北,行至一土岗想起屈原,仰天哀叹,悔不听他之劝阻,后人即称此岗为屈原岗”(《西峡县志》)。在现存屈原岗碑,“青石质,碑阳横刻‘地以人传’四个小字,下竖刻‘屈原岗’三个大字,碑阴为清人邱铭勋撰写的序文,时为清宣统三年(1911年)。”屈原岗上有屈原庙,每逢端午,香火不绝,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屈原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秭归县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故有“葫芦城”之称。因城墙石头叠砌而成,又叫“石头城”。秭归县城东门外,牌坊“屈原故里”系郭沫若手书。旁两块石碑,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从唐宋以来,经数次迁址修葺,后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水位升高,于1976年修建此祠。现位于秭归城东向家坪。改名为“屈原纪念馆”。三峡工程的兴建,屈原祠将再次迁建。在乐平里,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和传说甚多,如香炉坪、照面井、读书洞、玉米三丘等。

屈原的评价

  《荀子.不苟篇第三》: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投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

  汉武帝是汉代第一个热爱屈原作品的皇帝。而所作赋达82篇之多的淮南王刘安,则是对《离骚》作了很高评价的第一位文学理论家。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相提并论。他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但是,后汉的历史学家班固却不以司马迁对屈原之评赞为然。虽然”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空。”但,他对屈原的评价是:“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以贬为主班他指出,称屈原和《离骚》可“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班固的人生观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他以为屈原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他批评屈原不应“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他也不同意屈原把大量的神话传说融入作品中,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正,经义所在。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