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处只长贫”出自宋代王炎的《追悼昭叔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è chù zhǐ zhǎng pín,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客处只长贫”全诗:老去无他念,追怀手足亲。
学成虽漫仕,客处只长贫。
在昔为三友,如今少一人。
青山未归窆,回首独伤神。
诗词:《追悼昭叔弟》
朝代:宋代
作者:王炎
《追悼昭叔弟》是宋代诗人王炎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深深的悼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的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的生活境遇的感慨。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老去无他念,
追怀手足亲。
学成虽漫仕,
客处只长贫。
在昔为三友,
如今少一人。
青山未归窆,
回首独伤神。
这首诗的诗意表达了以下几个主要的思想和情感:
首先,诗中表现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作者在年老之际,没有别的思绪,只有对已故的亲人的思念。这种思念之情是浓烈而真挚的,凸显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亲人离世的痛苦。
其次,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尽管作者在学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的职位却并不高,生活却仍然贫困。这种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贫困生活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逝去友谊的惋惜之情。在过去,作者和两位朋友曾是密切的三友,但现在却只剩下他一人。这种对友情流逝的感慨,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分离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友情消逝的惋惜。它既是对亲情、友情的颂扬,又是对人生沧桑和无常的思考。这种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和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诗意和感染力,引起读者对生命和珍贵情感的共鸣。
zhuī dào zhāo shū dì
追悼昭叔弟
lǎo qù wú tā niàn, zhuī huái shǒu zú qīn.
老去无他念,追怀手足亲。
xué chéng suī màn shì, kè chù zhǐ zhǎng pín.
学成虽漫仕,客处只长贫。
zài xī wèi sān yǒu, rú jīn shǎo yī rén.
在昔为三友,如今少一人。
qīng shān wèi guī biǎn, huí shǒu dú shāng shén.
青山未归窆,回首独伤神。
拼音:kè chù zhǐ zhǎng pín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