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昼困杯为却”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昼困杯为却”出自宋代李曾伯的《道间苦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òu kùn bēi wèi què,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昼困杯为却”全诗

《道间苦热》

昼困杯为却

火伞漾中漾,炎风撼叶舟。
热几堪炙手,矮莫可抬头。
昼困杯为却,宵蚊扇不休。
清涼一榻地,得此足优游。


赏析


《道间苦热》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火伞漾中漾,
炎风撼叶舟。
热几堪炙手,
矮莫可抬头。
昼困杯为却,
宵蚊扇不休。
清凉一榻地,
得此足优游。

诗意:
《道间苦热》描述了一个炎热的夏日场景,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的苦闷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火伞下的景象,展示了炎热的景象和炽热的气候。他感受到炎风吹拂叶舟的声音,炙热的天气让人无法触摸物件,甚至抬头都困难。白天的困倦无法通过喝杯酒得到解脱,夜晚的蚊子也不会停止叮咬。然而,诗人在清凉的榻上找到了片刻的安慰,享受到这样的自在和闲适。

赏析:
《道间苦热》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酷暑天气中的苦闷和无奈之情。通过描写火伞漾中的景象和炎风撼动叶舟的声音,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炎热的夏日场景,让人感受到烈日的无情和高温的压迫感。短短的四句描述了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的痛苦,无法触碰物体,甚至抬头都困难。白天的困倦无法通过喝酒解脱,夜晚的蚊虫也不停地叮咬,给人带来了不便和烦恼。

然而,诗人通过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在清凉榻上找到的片刻安慰和优游的心情。尽管周围的环境仍然炎热,但清凉的榻地为他提供了一丝避暑的舒适。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感悟和对清凉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

整首诗以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情境,通过对热与凉、苦闷与优游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在炎热夏季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感受。尽管环境困难,但诗人通过对清凉的渴望和对片刻舒适的体验,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首诗词通过简短而精练的表达,传递了作者的心境以及对炎热夏日的思考,给读者留下思考与想象的空间。

“昼困杯为却”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ào jiān kǔ rè
道间苦热

huǒ sǎn yàng zhōng yàng, yán fēng hàn yè zhōu.
火伞漾中漾,炎风撼叶舟。
rè jǐ kān zhì shǒu, ǎi mò kě tái tóu.
热几堪炙手,矮莫可抬头。
zhòu kùn bēi wèi què, xiāo wén shàn bù xiū.
昼困杯为却,宵蚊扇不休。
qīng liáng yī tà dì, dé cǐ zú yōu yóu.
清涼一榻地,得此足优游。

“昼困杯为却”平仄韵脚


拼音:zhòu kùn bēi wèi què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作者简介


李曾伯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作者介绍


李曾伯的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