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想其人”出自宋代岳珂的《张章简康宁帖赞》,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kǎi xiǎng qí ré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慨想其人”全诗:予官京口,前后十年,接公之枌榆兮。
读耆旧传,慨想其人,莫觌其居兮。
维帖之得,题标失真,几以迷其初兮。
觉民跋证莫近斯,于以识公书兮。
《张章简康宁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在京口任官,前后十年,与张章相交兮。
阅读着他前辈的传记,心情慨叹着这个人,无法亲眼见到他的住所兮。
这帖子的获得,题记却失真,几乎迷失了最初的意义兮。
醒悟过来,民间的跋证并不能接近真相,只有通过读你的书才能认识你兮。
诗意:
该诗词是岳珂对张章简康宁帖的赞美。诗人在京口担任官职期间,与张章建立了长达十年的友谊。诗人通过阅读前辈们关于张章的传记,对这位人物产生了敬畏之情,但同时也感叹自己无法亲眼见到他的居所。诗人认为这张帖子的题记可能是错误的,迷失了最初的真实含义。最后,诗人觉得通过民间的传闻并不能真正接近事实,只有通过阅读张章的书才能真正了解他。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张章简康宁帖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这位前辈的钦佩之情。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时,也表达了自己的遗憾,无法与张章见面并亲眼目睹他的居所。诗中提到帖子的题记失真,可能是指传世的帖子题跋中对张章的评价有所偏差,使得诗人对张章的认识产生了困惑。最后,诗人认为只有通过阅读张章的著作,才能真正了解他的思想和品质。整首诗词以表达对前辈的敬仰和对真实认知的追求为主题,既展现了诗人对张章的推崇,又反映了对历史真实性的思考。
zhāng zhāng jiǎn kāng níng tiē zàn
张章简康宁帖赞
yǔ guān jīng kǒu, qián hòu shí nián,
予官京口,前后十年,
jiē gōng zhī fén yú xī.
接公之枌榆兮。
dú qí jiù chuán,
读耆旧传,
kǎi xiǎng qí rén, mò dí qí jū xī.
慨想其人,莫觌其居兮。
wéi tiē zhī dé, tí biāo shī zhēn,
维帖之得,题标失真,
jǐ yǐ mí qí chū xī.
几以迷其初兮。
jué mín bá zhèng mò jìn sī,
觉民跋证莫近斯,
yú yǐ shí gōng shū xī.
于以识公书兮。
拼音:kǎi xiǎng qí rén
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岳珂著述甚富。居于金佗坊时,因痛恨祖父被秦桧陷害,著有《吁天辩诬》、《天定录》等书,结集为《金佗粹编》(28卷,续编30卷),为岳飞辩冤,是研究岳飞的重要资料。又著有《桯史》15卷、《玉楮集》8卷、《棠湖诗稿》1卷、《续东几诗余》、《小戴记集解》(稿佚)、《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1卷等。嘉定七年(公元1214),在嘉兴曾主修《嘉禾志》(未成书)。《桯史》以辨明“公是公非”为目的,通过对南宋朝野各阶层人物的言行的记载,表现了他对主战派和投降派人物的鲜明爱憎。书中所载之事,大都翔实可信。如《乾道受书礼》、《(范石湖)一言悟主》、《开禧北征》等条,可补史传之阙。其中对文人轶事的记载,诗文作品的转录,可资辑佚、校勘,也有助文学史研究。
所著《玉楮集》8卷,有《三恬堂丛书》本。《棠湖诗稿》1卷,有《丛书集成》本。《金陀粹编》28卷,《续编》30卷,有清刊本。《愧郯录》15卷,有《四部丛刊》本。另有《宋少保岳鄂王行实编年》2卷,有《明辨斋丛书》本。《宝真斋法书赞》28卷,有《丛书集成》本。《桯史》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岳珂诗集有《棠湖诗稿》1卷,收宫词100首,作于端平元年(公元1234)同年编纂《岳氏宗谱》。宫词原系歌咏宫闱生活的词体,他因侄子自汴从军而归,追想东京盛时,写下了这组诗以系哀思。但诗中所写,有与事实不符的,《四库全书总目》疑为后人拟作,嫁名于珂。又有《玉楮集》8集,收嘉熙二年(公元1238)至四年(公元1240)的诗作共385篇。他的诗缺乏社会内容,仅有1篇《夏旱三首》写到农家生活。其他作品“虽时伤浅露”,“而轩爽磊落,气格亦有可观”(《四库全书总目·玉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