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不废笋舆诗”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不废笋舆诗”出自宋代赵蕃的《追路送诚斋到滩头驿》,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fèi sǔn yú shī,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不废笋舆诗”全诗

《追路送诚斋到滩头驿》

不废笋舆诗

树树春花阜,田田秀来滋。
虽持玉节贵,不废笋舆诗
追送宁辞远,乖离故在兹。
无嗔白头旧,一见有深知。


赏析


《追路送诚斋到滩头驿》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追随送别朋友诚斋到滩头驿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树树春花阜,田田秀来滋。
虽持玉节贵,不废笋舆诗。
追送宁辞远,乖离故在兹。
无嗔白头旧,一见有深知。

诗意:
这首诗以春天花草茂盛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送别诚斋的场景。诗人表示,虽然诚斋身份高贵,手持玉节,但他并不忘记写诗创作。作者追随着诚斋送行,不愿离开,感叹着彼此的分离。他们之间没有争吵和怨恨,只有深深的了解和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追忆和离别的感伤。首两句描述了春天花草繁盛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接着,诗人提到诚斋的身份地位和才华,强调即使在高贵的地位下,他仍然坚持诗词创作,不忘初心。这一点突显了诚斋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诚斋离开的不舍之情,他们之间的友谊和默契被诗人深深地感知和理解。最后两句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是无怨无悔的,即使在白发苍苍的岁月中,他们相见一眼就能互相理解对方的心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情感的表达,塑造了一种真挚而深刻的友谊。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读者在感受离别的伤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力量。

“不废笋舆诗”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uī lù sòng chéng zhāi dào tān tóu yì
追路送诚斋到滩头驿

shù shù chūn huā fù, tián tián xiù lái zī.
树树春花阜,田田秀来滋。
suī chí yù jié guì, bù fèi sǔn yú shī.
虽持玉节贵,不废笋舆诗。
zhuī sòng níng cí yuǎn, guāi lí gù zài zī.
追送宁辞远,乖离故在兹。
wú chēn bái tóu jiù, yī jiàn yǒu shēn zhì.
无嗔白头旧,一见有深知。

“不废笋舆诗”平仄韵脚


拼音:bù fèi sǔn yú shī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作者简介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作者介绍


赵蕃的介绍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