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燕入卢家”出自唐代刘方平的《新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uāng yàn rù lú jiā,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双燕入卢家”全诗:南陌春风早,东邻曙色斜。
一花开楚国,双燕入卢家。
眠罢梳云髻,妆成上锦车。
谁知如昔日,更浣越溪纱。
《新春》是唐代刘方平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新春
南陌春风早,
东邻曙色斜。
一花开楚国,
双燕入卢家。
眠罢梳云髻,
妆成上锦车。
谁知如昔日,
更浣越溪纱。
译文:
春天到来,南边的春风早早地吹过,
东边的天空晨曦斜照。
一朵花开在楚国,
一对燕子飞进卢家。
起床以后梳理好云髻,
妆扮完美乘坐锦绣的车。
谁知道还能像过去一样,
再次洗涤越溪的纱。
诗意:
《新春》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体现了新春的喜庆和活力。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春风、晨曦、花朵和燕子等春天的元素,展现了春天的景色和活动。同时,通过描述女子妆饰和出行,表达了洗涤心灵的渴望和回忆过去美好时光的情感。整首诗寓意深刻,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赏析:
本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诗句简洁明快,用词恰当,形象生动。通过南陌春风、东邻曙色、花开楚国、双燕入卢家等描写,使诗歌更加鲜活,令人如身临其境。诗人运用联想和意象的手法,使诗情更为丰富。在诗的结尾处,作者借用了更浣越溪纱这一典故,将诗意推向了更高更深的层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综上所述,《新春》这首诗词展现了唐代刘方平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词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生活场景,赋予了诗歌独特的意境和感染力。
xīn chūn
新春
nán mò chūn fēng zǎo, dōng lín shǔ sè xié.
南陌春风早,东邻曙色斜。
yī huā kāi chǔ guó, shuāng yàn rù lú jiā.
一花开楚国,双燕入卢家。
mián bà shū yún jì, zhuāng chéng shàng jǐn chē.
眠罢梳云髻,妆成上锦车。
shéi zhī rú xī rì, gèng huàn yuè xī shā.
谁知如昔日,更浣越溪纱。
拼音:shuāng yàn rù lú jiā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六麻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今河南洛阳人,邢襄公政会之后.天宝时名士,却不乐仕进,寄情山水、书画,诗亦有名,擅长绝句。诗风清新自然,常能以看似淡淡的几笔铺陈勾勒出情深意切的场景,手法甚是高妙。代表作有《采莲曲》、《望夫石》、《京兆眉》、《月夜》、《寄严八判官》、《代宛转歌二首》、《乌栖曲二首》、《春怨》、《梅花落》、《秋夜泛舟》等,其中以《采莲曲》、《月夜》和《春怨》为最著名。《采莲曲》写一窈窕女子(“楚腰”代指“细腰苗条”之意,因古有“楚王好细腰”的典故)唱着荆歌,在“落日晴江里”采莲,问她何以如此熟练,答是“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原来是十五岁开始就乘潮采莲了),写得十分形象生动,清新活泼。《望夫石》吟咏“佳人(望夫)成古石”的感人故事,写那石头上“犹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妆”(石上生长的春日红杏象是佳人施于面上的淡红“薄妆”),构思极为精巧,富有意趣。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二百五十一)。
传闻
刘方平是当时震惊一时的美男子,史书未曾详细记载其容貌,但是野史里与一些正史里稍有提及他的美貌。因此2013的一些动漫产业也常以刘方平为原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形象,真可谓是才华横溢,才貌双全。
家庭
其诗清新亮丽,风格鲜明,是因为他早期的生活幸福,他有一妻三子,长子刘眉,次子刘含,老幺刘霜在文学上都颇有造诣。令人惋惜的他们的诗都失传,以至后人无法瞻仰其才华。
其妻许氏,也是出生于书香门第,虽在当时女子里才华横溢,但是丑闻连连,曾与寺里僧人有过奸情,刘方平离家四处游玩,便不问家里情况。以至于许氏愈加放肆,最后在偷会情人时跌在雪地里死去了。(选自《古今野史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