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踏绿钱”出自唐代李端的《酬丘拱外甥览余旧文见寄》,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xíng tà lǜ qiá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溪行踏绿钱”全诗:丘迟本才子,始冠即周旋。
舅乏郄鉴爱,君如卫玠贤。
礼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鄙俗那劳似,龙钟却要怜。
投砖聊取笑,赠绮一何妍。
野坐临黄菊,溪行踏绿钱。
岩高云反下,洞黑水潜穿。
僻岭猿偷栗,枯池雁唼莲。
身居霞外寺,思发月明田。
犹恨萦尘网,昏昏过岁年。
《酬丘拱外甥览余旧文见寄》是唐代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丘迟本才子,始冠即周旋。
舅乏郄鉴爱,君如卫玠贤。
礼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鄙俗那劳似,龙钟却要怜。
投砖聊取笑,赠绮一何妍。
野坐临黄菊,溪行踏绿钱。
岩高云反下,洞黑水潜穿。
僻岭猿偷栗,枯池雁唼莲。
身居霞外寺,思发月明田。
犹恨萦尘网,昏昏过岁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李端对亲戚丘迟的回应和感激之情。丘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一旦成年就开始在社会中游走。李端的舅舅因为贫困而无法给予他应有的关爱,而丘迟却像卫玠那样聪明贤良。尽管社会习俗促使人们追求金钱和权势,但李端更加珍惜丘迟这样的知音。他们彼此间的交往不受俗世之累,就像龙钟一样纯真而珍贵。李端以一块砖投向丘迟,只是为了取得一些开心的笑声,而送给他一块锦绣的绸缎则表达了对他的崇敬之情。
在野外坐着,临赏着黄色的菊花,或者在小溪边行走,踩踏着绿色的草地。山岩高耸,云彩反射在山上,洞穴黑暗而深邃,水潜藏其中。僻静的山岭上,猿猴偷吃栗子,干枯的池塘上,雁鸟啄食莲花。李端身居在离尘脱俗的寺庙中,思想飘荡在明亮的月光下,向往着宽广的田野。然而,他仍然感到受尘世之网的困扰,度过了昏昏沉沉的岁月。
赏析:
《酬丘拱外甥览余旧文见寄》表达了李端对丘迟的赞赏和感激之情,以及对纯真友谊和远离尘世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纷扰的心境。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纯真情感的呼唤,与现实社会的功利和俗世之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李端对真挚友谊和纯粹情感的向往。
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如黄菊、绿钱、岩高云反、洞黑水潜、僻岭猿偷栗、枯池雁唼莲等,展现了自然美和离世俗的宁静。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也相当巧妙,通过对舅舅的贫困和丘迟的才华的对比,强调了纯真友谊的珍贵和社会功利的虚妄。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示了诗人对友情和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浮躁的疏离感。它让人们反思现实社会中的功利和虚荣,呼唤真挚的友谊和纯粹的情感。这首诗词展示了李端的才华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和内心净化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友情和理想生活的表达,以及对自然美和尘世浮躁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纯真情感和超脱尘世的向往。它是对真挚友谊和理想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chóu qiū gǒng wài shēng lǎn yú jiù wén jiàn jì
酬丘拱外甥览余旧文见寄
qiū chí běn cái zǐ, shǐ guān jí zhōu xuán.
丘迟本才子,始冠即周旋。
jiù fá qiè jiàn ài, jūn rú wèi jiè xián.
舅乏郄鉴爱,君如卫玠贤。
lǐ jiāng jīn yǒu děng, qíng xiàng yù rén piān.
礼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bǐ sú nà láo shì, lóng zhōng què yào lián.
鄙俗那劳似,龙钟却要怜。
tóu zhuān liáo qǔ xiào, zèng qǐ yī hé yán.
投砖聊取笑,赠绮一何妍。
yě zuò lín huáng jú, xī xíng tà lǜ qián.
野坐临黄菊,溪行踏绿钱。
yán gāo yún fǎn xià, dòng hēi shuǐ qián chuān.
岩高云反下,洞黑水潜穿。
pì lǐng yuán tōu lì, kū chí yàn shà lián.
僻岭猿偷栗,枯池雁唼莲。
shēn jū xiá wài sì, sī fā yuè míng tián.
身居霞外寺,思发月明田。
yóu hèn yíng chén wǎng, hūn hūn guò suì nián.
犹恨萦尘网,昏昏过岁年。
拼音:xī xíng tà lǜ qiá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