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中和易得朋”出自宋代洪咨夔的《柳絮二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ì hòu zhōng hé yì dé pé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气候中和易得朋”全诗:风标清白难谐俗,气候中和易得朋。
招不肯来麾不去,若无才思渠应能。
诗词:《柳絮二绝》
风标清白难谐俗,
气候中和易得朋。
招不肯来麾不去,
若无才思渠应能。
中文译文:
风向标志纯洁难以与俗世相谐,气候温和易于交朋友。
招呼他却不肯来,召唤他却不肯离去,如果没有才思,渠应该能够理解。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柳絮二绝》。诗中通过描绘风向标和柳絮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纯洁和中和的向往,以及对才思的重视。风向标象征着坚守清白之心,在纷繁世俗中保持独立和纯真,并隐喻着诗人自身的品性。柳絮则象征着温和友善的气质,使人容易相互接近和交流。诗人希望通过保持纯洁和中和的气质,能够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又表示如果没有才思,那么即使有这样的气质也难以让人理解。
赏析:
《柳絮二绝》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纯洁、中和和才思的向往。首句以风向标为喻,强调了清白难以与俗世相谐的主题,提出了诗人对于保持纯洁品性的追求。接着,诗人以柳絮的形象来比喻温和易交的气质,让人们容易成为朋友。这种中和的气质给人以舒适和亲近的感觉。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提到,纯洁和中和并不足以吸引他人,还需要有才思。这表明诗人对于才思的重视,认为只有通过才思表达自己,才能真正引起他人的共鸣和理解。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富有意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纯洁、中和和才思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抒发,传达了一种对理想品性和才华的渴望,以及对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理解和交流的希望。这使得《柳絮二绝》成为一首富有意味和启示的诗词作品。
liǔ xù èr jué
柳絮二绝
fēng biāo qīng bái nán xié sú, qì hòu zhōng hé yì dé péng.
风标清白难谐俗,气候中和易得朋。
zhāo bù kěn lái huī bù qù, ruò wú cái sī qú yīng néng.
招不肯来麾不去,若无才思渠应能。
拼音:qì hòu zhōng hé yì dé péng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蒸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