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悟何妨涉贝多”出自宋代洪咨夔的《再用陀字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īn wù hé fáng shè bèi duō,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心悟何妨涉贝多”全诗:烟霏深处万山罗,闲裹工夫岁月磨。
上采纬书乾凿度,下搜杂志薛延陀。
手披不厌薰沉水,心悟何妨涉贝多。
若问尊经阁中事,南丰作记也须呵。
《再用陀字韵》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烟霏深处万山罗,
闲裹工夫岁月磨。
上采纬书乾凿度,
下搜杂志薛延陀。
手披不厌薰沉水,
心悟何妨涉贝多。
若问尊经阁中事,
南丰作记也须呵。
译文:
烟雾笼罩着深山万重,
静静地包裹着岁月的磨砺。
上游采纬编织经纶之书,
下搜寻各种杂志与薛延陀之作。
手披不厌沉浸在文学的河水中,
心领悟,又何妨深入贝多的世界。
如果问起尊经阁中的事情,
南丰作记也是需要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烟雾笼罩深山的景象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场景。作者以“闲裹工夫岁月磨”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时间的流逝无声无息地打磨着一切。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他上游采纬,编织纷繁的经纶之书,下游搜寻各种杂志和薛延陀的作品。这表明作者勤奋学习,广泛涉猎各种文化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才华和见识。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手披不厌薰沉水,心悟何妨涉贝多”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他用手抚摸沉浸在文学之中,不厌其烦,心灵通过涉足贝多(指古代风格独特的诗文)的世界而得到启迪。
最后两句“若问尊经阁中事,南丰作记也须呵”,表明作者对于经书和文化知识的重视。他自称南丰作记(可能是作者自号),意味着他也有着记录和传承文化的使命。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的学习、创作和对文化的追求,表达了洪咨夔对于知识和文学的热爱,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士人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对文化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尊重。
zài yòng tuó zì yùn
再用陀字韵
yān fēi shēn chù wàn shān luó, xián guǒ gōng fū suì yuè mó.
烟霏深处万山罗,闲裹工夫岁月磨。
shàng cǎi wěi shū gān záo dù, xià sōu zá zhì xuē yán tuó.
上采纬书乾凿度,下搜杂志薛延陀。
shǒu pī bù yàn xūn chén shuǐ, xīn wù hé fáng shè bèi duō.
手披不厌薰沉水,心悟何妨涉贝多。
ruò wèn zūn jīng gé zhōng shì, nán fēng zuò jì yě xū ā.
若问尊经阁中事,南丰作记也须呵。
拼音:xīn wù hé fáng shè bèi duō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