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凭高凝望”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凭高凝望”出自宋代姚述尧的《水调歌头(中秋)》,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píng gāo níng wà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

“凭高凝望”全诗

《水调歌头(中秋)》

凭高凝望

碧落暮云卷,玉宇静无尘。
宝阶露滴仙掌,秋气正平分。
冷浸银河清澈,光射珠躔明灭,素女拥冰轮。
今夕桂华满,疑是别乾坤。
对清影,凌灏气,沃芳尊。
凭高凝望,万里城阙尽铺银。
偏照长门离恨,更揽西园诗思,何处不关情。
此景年年好,莫惜醉归频。


赏析


《水调歌头(中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姚述尧。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碧落暮云卷,玉宇静无尘。
宝阶露滴仙掌,秋气正平分。
冷浸银河清澈,光射珠躔明灭,素女拥冰轮。
今夕桂华满,疑是别乾坤。
对清影,凌灏气,沃芳尊。
凭高凝望,万里城阙尽铺银。
偏照长门离恨,更揽西园诗思,何处不关情。
此景年年好,莫惜醉归频。

译文:
碧蓝的天空中,夕阳的余辉渐渐收敛,
宇宙宫殿里静悄悄,没有一丝尘埃。
宝贵的台阶上露珠滴在仙人掌上,
秋天的气息正好,平均地分布。
冷凉的银河沐浴着清澈的水,
光芒照射着明灭的珠子,素女拥有冰轮。
此夜桂花香气充盈,仿佛是分离了乾坤的感觉。
对着明亮的月光,凌灏的气质,香醇的酒。
倚高处凝望,万里的城阙都铺满了银光。
斜照长门的离别之恨,再揽西园的诗思,无处不牵扯情感。
这样美景每年都如此,不要舍弃频繁的醉意归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中秋之夜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的景色和情感。诗人用婉约的笔触表达了秋天的清凉和宁静,以及对离别和思念的感受。

诗的开头以碧蓝的天空和夕阳的余辉作为背景,形容了天空的美丽和宇宙宫殿的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宝阶上的露珠和秋天的气息,展现了秋天的平和与和谐。

诗的下半部分以银河和明亮的月光为景,表达了对美景的凝望和对情感的牵挂。诗人以长门的离别之恨和西园的诗思,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深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中秋夜的美景,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感受,并呼唤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放弃频繁的欢聚和畅饮。这首诗词以清雅的词藻和婉约的意境,展示了姚述尧独特的才情和对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

“凭高凝望”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zhōng qiū
水调歌头(中秋)

bì luò mù yún juǎn, yù yǔ jìng wú chén.
碧落暮云卷,玉宇静无尘。
bǎo jiē lù dī xiān zhǎng, qiū qì zhèng píng fēn.
宝阶露滴仙掌,秋气正平分。
lěng jìn yín hé qīng chè, guāng shè zhū chán míng miè, sù nǚ yōng bīng lún.
冷浸银河清澈,光射珠躔明灭,素女拥冰轮。
jīn xī guì huá mǎn, yí shì bié qián kūn.
今夕桂华满,疑是别乾坤。
duì qīng yǐng, líng hào qì, wò fāng zūn.
对清影,凌灏气,沃芳尊。
píng gāo níng wàng, wàn lǐ chéng què jǐn pù yín.
凭高凝望,万里城阙尽铺银。
piān zhào cháng mén lí hèn, gèng lǎn xī yuán shī sī, hé chǔ bù guān qíng.
偏照长门离恨,更揽西园诗思,何处不关情。
cǐ jǐng nián nián hǎo, mò xī zuì guī pín.
此景年年好,莫惜醉归频。

“凭高凝望”平仄韵脚


拼音:píng gāo níng wàng
平仄:平平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上声十七筱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作者简介


姚述尧[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道进,华亭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可考。工词,著有箫台公馀词一卷,《强村丛书》传于世。

作者介绍


姚述尧的著述

  字进道,华亭(今上海)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乾道四年,知温州乐清县。九年,权发遣处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六八)。淳熙九年,知鄂州,放罢(同上书职官七二之三六)。十五年,知信州,旋改主管毫州明道宫。著有《箫台公馀词》一卷,以其官乐清时县有箫台峰,故取以名词,今存《彊村丛书》本。其词“清丽芊绵,绝无语录气,亦南宋道学家所罕见也”(陆心源《箫台公馀词跋》)。慢词如《念奴娇》(山城秋早)抒怀,《水调歌头》(碧落暮云卷)咏中秋,气势豪放,风格接近苏东坡;短调如《朝中措》(满城风雨近重阳)、《减字木兰花》(暗香清绝),也清新灵动。《全宋词》第三册收其词六十九首。《全宋诗》卷二一二七录其诗一首。《全宋文》卷四九二二收有其文。事迹见《永乐乐清县志》卷七、陆心源《箫台公馀词跋》。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