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光皓皓照残年”出自宋代陈著的《雪中偶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án guāng hào hào zhào cán niá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寒光皓皓照残年”全诗:寒光皓皓照残年,方信人閒别有天。
一色村中见流水,半乾屋上有炊烟。
洛人僵卧今谁问,塞马飞驰正自便。
想得南枝梅好在,风檐独立思悠然。
《雪中偶成》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寒冷的光芒中,照亮了岁月的残余;
我坚信,人们在闲暇时会有另外一番天地。
村子里看见一片单色的流水,
半干的屋顶上升起炊烟。
洛阳的人们冷冷躺着,如今谁还会问起他们,
边塞的马匹奔驰着,自有它们的目的。
我想象着南枝上的梅花依然美好,
独自立在风檐下,思绪悠然。
诗意:
《雪中偶成》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美好愿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生活的变化,但他也相信人们可以在安静的时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他注意到村子里的流水和屋顶上的炊烟,这些细节传递出冬日生活的平凡与温暖。诗人同时提到洛阳的人们与边塞上的马匹,暗示了不同地域的人们生活状态的差异,但又表达了他们各自追求的目标与生活态度。最后,诗人通过想象南枝上的梅花,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并以独立的姿态独立在风檐下,思绪悠然。
赏析:
《雪中偶成》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冬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寒光、流水和炊烟等描写细节不仅展示了冬季的景色,还蕴含着对温暖、宁静和生活美好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洛阳人和边塞马匹的对比,表达了不同生活环境下的人们追求不同的目标和生活态度。最后,诗人通过想象南枝上的梅花,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思念和向往,并以独立的姿态独立在风檐下,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了冬日中的温暖和宁静。
xuě zhōng ǒu chéng
雪中偶成
hán guāng hào hào zhào cán nián, fāng xìn rén xián bié yǒu tiān.
寒光皓皓照残年,方信人閒别有天。
yī sè cūn zhōng jiàn liú shuǐ, bàn gān wū shàng yǒu chuī yān.
一色村中见流水,半乾屋上有炊烟。
luò rén jiāng wò jīn shuí wèn, sāi mǎ fēi chí zhèng zì biàn.
洛人僵卧今谁问,塞马飞驰正自便。
xiǎng dé nán zhī méi hǎo zài, fēng yán dú lì sī yōu rán.
想得南枝梅好在,风檐独立思悠然。
拼音:hán guāng hào hào zhào cán nián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朝词人。1214年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忤贾似道,改临安通判。著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
四年,除著作郎。以忤贾似道,出知嘉兴县。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嵊县。七年,迁通判扬州,寻改临安府签判转运判,擢太学博士。十年,以监察御史知台(樊传作合)州。宋亡,隐居四明山中。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残缺错漏,其中诗缺二卷。事见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陈本堂先生传》(见清光绪本卷首),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二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