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谁知雨过是晴初”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谁知雨过是晴初”出自宋代黄公绍的《望江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éi zhī yǔ guò shì qíng ch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谁知雨过是晴初”全诗

《望江南》

谁知雨过是晴初

思晴好,天运几乘除。
只为晴多还又雨,谁知雨过是晴初
那得绿阴乎。


赏析


《望江南》是黄公绍所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作者对江南地区景色的思念和对天气变幻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望江南
思晴好,天运几乘除。
只为晴多还又雨,谁知雨过是晴初。
那得绿阴乎。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地区晴朗天气的思念和对天气变化的感叹。诗人首先表达了对晴朗天气的向往和喜爱,认为晴天多过雨天,然而在雨过之后,往往又是晴朗的初始状态,这使得人们很难得到长时间的绿荫遮蔽。

赏析:
《望江南》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地区天气的思念和感叹。诗中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通过反问句"谁知雨过是晴初",表达了作者对天气变幻无常的感慨。诗人对晴天的喜爱和对雨天的期待,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变化的渴望。最后一句"那得绿阴乎",表达了作者对于长时间的绿荫和舒适环境的渴望,也暗示了现实中难以得到完美事物的无奈。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江南地区天气变化的感叹和对理想环境的向往。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它既描绘了江南地区的天气特点,也反映了人们对稳定和舒适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谁知雨过是晴初”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àng jiāng nán
望江南

sī qíng hǎo, tiān yùn jǐ chéng chú.
思晴好,天运几乘除。
zhǐ wèi qíng duō hái yòu yǔ, shéi zhī yǔ guò shì qíng chū.
只为晴多还又雨,谁知雨过是晴初。
nà de lǜ yīn hū.
那得绿阴乎。

“谁知雨过是晴初”平仄韵脚


拼音:shéi zhī yǔ guò shì qíng chū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作者简介


黄公绍黄公绍,宋元之际邵武(今属福建)人,字直翁。咸淳进士。入元不仕,隐居樵溪。著《古今韵会》、以《说文》为本,参考宋元以前字书、韵书,集字书训诂之大成,原书已佚,其同时人熊忠所编《古今韵会举要》中,略能见其大概。另有《在轩集》。

作者介绍


黄公绍的生平

  黄公绍,生卒年不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中进士,受职架阁官。邵武人李南叔收录严羽的诗和评辑为《沧浪吟》,黄公绍为这本书撰写序言,极力推荐,使这部名著特别是《沧浪诗话》得以广泛流传,蜚声中外。宋亡,他弃官返籍,筑室于今邵武市西樵岚溪畔,并以宋代名儒胡安国“心要在腔子里”为格言,把书室命名为“在轩”,以表明他专心致志于治学的志向。

  黄公绍博洽古今,潜心著作。他精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约在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前,以《说文解字》为本,参考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撰《古今韵会》,成为字书训诂集大成的著作。另与熊忠合编《古今韵会举要》。黄公绍生前著作很多,现仅存《在轩集》1卷,有文30篇,诗约28首。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