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却羡南归雁”出自唐代高适的《送田少府贬苍梧》,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íng rén què xiàn nán guī yà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行人却羡南归雁”全诗:沉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
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
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
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
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田少府贬苍梧,陷入沉思的对于迁徙的人,感叹于西南的天空。从前曾担任官职,却未能如愿,现在却要前往万里之外,令人怜悯。思念当年喝酒相聚的日子,停下船只叹息君王这一天将要结束。远处的树应该也怜惜北方的春天,旅行的人也羡慕南方的候鸟归来。男人的穷达是无法预知的,看你的眼神就知道是个不寻常的人。江山到处都可以享受,杨柳青翠丰茂,这是没有理由悲伤的。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一个名叫田少府的人的送别。田少府原本是一位官员,但他未能如愿,被贬到苍梧。诗人对他的命运感到不解和幽怨,但也表达了对他的关切和同情。诗人以迁徙和旅行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和变迁,意味着人的命运是无法预知和控制的。诗人同时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以强调个体的身份和遭遇在大环境面前的微小与渺小。
赏析:
这首诗整体上流畅和凝练,意境深远而含蓄。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田少府的不解、幽怨和同情之情。通过诗中的比喻和景物描写,诗人展示了人生的起伏和不可预测性,以及大自然的美丽和庞大。诗词的韵律流畅,意境宏伟,给人一种深深的思考和共鸣之感。整首诗以情感、意境和艺术描写结合得当,凸显了唐代诗人高适的独特艺术风格。
sòng tián shào fǔ biǎn cāng wú
送田少府贬苍梧
chén yín duì qiān kè, chóu chàng xī nán tiān.
沉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
xī wèi yī guān wèi dé yì,
昔为一官未得意,
jīn xiàng wàn lǐ lìng rén lián.
今向万里令人怜。
niàn zī dǒu jiǔ chéng kuí jiān, tíng zhōu tàn jūn rì jiāng yàn.
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
yuǎn shù yīng lián běi dì chūn, xíng rén què xiàn nán guī yàn.
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
zhàng fū qióng dá wèi kě zhī,
丈夫穷达未可知,
kàn jūn bù hé zhǎng shù qí.
看君不合长数奇。
jiāng shān dào chù kān chéng xìng, yáng liǔ qīng qīng nà zú bēi.
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拼音:xíng rén què xiàn nán guī yàn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六谏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却使人感到默默的悲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