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落花飞絮”出自宋代王沂孙的《如梦令》,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mǎn dì luò huā fēi xù,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满地落花飞絮”全诗:妾似春蚕抽缕。
君似筝弦移柱。
无语结同心,满地落花飞絮。
归去。
归去。
遥指乱云遮处。
《如梦令》是宋代诗人王沂孙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一段美丽而寂寞的爱情故事。
中文译文:
妾如春蚕蚕食丝绸。
君如筝弦斜移定棹。
无言结连理,地上花瓣纷飞。
回家吧,回家吧,远指乱云掩盖之处。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悲伤的爱情故事。女主角妾身似春蚕一样吞噬着丝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男主角君则像筝弦被斜移转动的定棹(象征着命运的变动)。他们之间的感情无言地结合在一起,像满地飘落的花瓣和絮状物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爱情的无奈与离愁。妾似春蚕不断吞噬丝绸,暗示着时间的蹉跎,而君如筝弦的移动则暗喻了命运的变幻。两者交织在一起,无言中结合在一起,被一地飘落的花瓣和絮状物所象征。最后的归去归去,遥指乱云遮处,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追忆。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逝去爱情的留恋和对离别的无奈。通过美丽的意象和简明的语言,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温情而忧伤的境地,让人深感离别之苦和时光的无情。
rú mèng lìng
如梦令
qiè shì chūn cán chōu lǚ.
妾似春蚕抽缕。
jūn shì zhēng xián yí zhù.
君似筝弦移柱。
wú yǔ jié tóng xīn, mǎn dì luò huā fēi xù.
无语结同心,满地落花飞絮。
guī qù.
归去。
guī qù.
归去。
yáo zhǐ luàn yún zhē chù.
遥指乱云遮处。
拼音:mǎn dì luò huā fēi xù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六御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王沂孙:汉族,生于会稽,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
经常与周公谨、唐玉潜等人相倡和,著有词集《花外集》。
至元年间,为庆元路学正。
他虽做了元朝的官,心理却很复杂,在他的词中,也仍有许多是写故国之思的。只是这种情绪,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宋王朝的怀念或民族意识,而是同世事无常、兴亡盛衰不由人意的沧桑感融合在一起,同时又渗透了个人在历史巨变中无可奈何、只能听任摆布的凄凉感。在写作手法上,他比周密、张炎写得更隐晦、含蓄,常常借甲咏乙,借此喻彼,看上去大多只是咏物、写景以及写男女恋情,而在隐隐约约之间,用些特殊的笔法,暗示词中埋藏得很深的真实想法与情感。如《眉妩·新月》中“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齐天乐·萤》中“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天香·龙涎香》中“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等,都是如此。其中《齐天乐·蝉》借蝉咏怀,叹息岁时变迁的无情,自述“清高”、“凄楚”,最为人称道。正由于王沂孙是以深隐的笔法抒发复杂的情感,所以词的结构特别地曲折,语言也特别地精细。
王沂孙生年在周密之后,张炎之前。据其《淡黄柳》词题,沂孙于咸淳十年(1274),与周密别于孤山。次年,周密游会稽,相会一月。景炎元年(1276)冬,周密自剡还会稽,二人又复聚别。景炎三年(1278)在越与李彭老、仇远、张炎等赋《天香》诸调,编为《乐府补题》一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沂孙在杭,与徐天佑、戴表元、周密等十四人宴集于杨氏池堂。二十四年,周密得《保母贴》,王沂孙题诗,在赵孟奚谷丁亥(1287)八月跋之后,鲜于枢戊子(1288)再观之前。夏承焘《周草窗年谱》云:“沂孙殆少于草窗,长于仇远,若生于淳佑、宝佑间,卒年才四十左右耳。”。
王沂孙最工于咏物。他现存64首词,咏物词即占了34首。在宋末词人中,王沂孙的咏物词最多,也最精巧。他的咏物词的特点,一是善于隶事用典,他不是直接描摹物态,而是根据主观的意念巧妙地选取有特定含意的典故与所咏之物有机融合,使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相互生发。这就是清人周济所说的:“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二是擅长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用象征性的语言将所咏之物拟人化,使之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因而他的词往往被认为有深远的寄托。如著名的《眉妩·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谩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华影。
词中无法补圆的新月,寄托着词人在宋室倾覆后复国无望的深哀巨痛。而另一首《齐天乐·蝉》所咏的“枯开阅世”而“独抱清高”的蝉,则是遗民身世和心态的写照。
王沂孙词,前人评价甚高,尤其是清中叶以后的常州词派,更是推崇备至。其词艺术技巧确实比较高明,将咏物词的表现艺术推进了一大步,但词境狭窄,词旨隐晦,也是一大缺陷。至于情调低沉,情思缺乏深度和力度,则是与他同期同派词人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