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何所有”出自唐代皇甫冉的《送王翁信还剡中旧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è zhōng hé suǒ yǒu,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客中何所有”全诗:海岸耕残雪,溪沙钓夕阳。
客中何所有,春草渐看长。
《送王翁信还剡中旧居》是唐代皇甫冉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海岸上残余的雪,以及在溪沙中垂钓夕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翁信回到家乡的祝福和祝愿。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送王翁信回到剡中老家
海岸上的雪已耕残,
溪沙间垂钓晚阳。
客居他乡何所拥有,
春草渐渐长长。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出了一种温暖和感人的意境。首先,诗中描述了海岸上的残雪,这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然后,诗人描绘了在溪沙中垂钓夕阳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惬意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王翁信是客居他乡的,询问他在外的所得和拥有。最后,诗人说到春草渐渐长长,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同时,也借着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变迁。这首诗词意境深远,感人肺腑,展示了唐代皇甫冉细腻的诗歌才华。
sòng wáng wēng xìn hái shàn zhōng jiù jū
送王翁信还剡中旧居
hǎi àn gēng cán xuě, xī shā diào xī yáng.
海岸耕残雪,溪沙钓夕阳。
kè zhōng hé suǒ yǒu, chūn cǎo jiàn kàn zhǎng.
客中何所有,春草渐看长。
拼音:kè zhōng hé suǒ yǒu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皇甫冉才华横溢,佳作颇多,留给后人的有《皇甫冉诗集》3卷、《全唐诗》收其诗2卷,补遗7首,共241首。诗歌多写离乱漂泊、宦游隐逸、山水风光。诗风清逸俊秀,深得高仲武赞赏。《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事见《新唐书·传文艺》、《唐诗纪事》卷二七、《唐才子传》卷三。
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由盛而衰。处在此时此境,他所赋诗文,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状况。皇甫冉寓居义兴,对义兴的山山水水情有独钟,题咏颇多。有《荆溪夜湍》、《洞灵观》、《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等著名诗作。如《荆溪夜湍》云:“惊湍流不极,夜渡识云岑。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方同七里路,更逐五湖心。揭厉朝将夕,潺谖古望今。花源若许到,虽远亦相寻。”《洞灵观》云:“孤烟灵洞远,积雪暮山寒。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明月开金篆,焚香人木兰。”《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云:“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便可过。处处艺兰春浦绿,萋萋藉草远山多。壶觞须就陶彭泽,风俗犹传晋永和。更使轻桡随转去,微风落日水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