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料情多天不管”出自宋代程垓的《木兰花(二江得书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í liào qíng duō tiān bù guǎ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谁料情多天不管”全诗:别时已有重来愿。
谁料情多天不管。
分明咫尺是青楼,抵死浓云遮得遍。
寄声只倚西飞雁。
雁落书回空是怨。
领愁归去有谁知,水又茫茫山又断。
《木兰花(二江得书作)》是宋代程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别时已有重来愿。
谁料情多天不管。
分明咫尺是青楼,
抵死浓云遮得遍。
寄声只倚西飞雁。
雁落书回空是怨。
领愁归去有谁知,
水又茫茫山又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许下的重逢之愿的失望和苦闷。诗中展现了深情厚意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命运。诗人通过描绘离别之后的景象,表达了对思念之苦的深切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表达了深情厚意和苦闷的情绪。诗人用“别时已有重来愿”开篇,表达了离别时相约再见的心愿,但却不料情多天不管,无法实现自己的期望。接下来的两句“分明咫尺是青楼,抵死浓云遮得遍”描绘了离别后的景象,青楼就像是离别的象征,而茫茫浓云则遮盖了一切,使得相思之情无处寄托。
诗中出现的西飞雁象征着远方的消息和思念的寄托。“寄声只倚西飞雁,雁落书回空是怨”,诗人寄托着思念之情,但是西飞雁所带回的书信却没有带来期盼中的消息,反而增加了诗人的怨愤和无奈。
最后两句“领愁归去有谁知,水又茫茫山又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助。他的忧愁无人知晓,似乎只有茫茫水面和断断续续的山峦能够理解和分享他的情感。整首诗词通过简单而具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苦闷,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人情世故和命运的思考和表达。
mù lán huā èr jiāng dé shū zuò
木兰花(二江得书作)
bié shí yǐ yǒu chóng lái yuàn.
别时已有重来愿。
shuí liào qíng duō tiān bù guǎn.
谁料情多天不管。
fēn míng zhǐ chǐ shì qīng lóu, dǐ sǐ nóng yún zhē dé biàn.
分明咫尺是青楼,抵死浓云遮得遍。
jì shēng zhǐ yǐ xī fēi yàn.
寄声只倚西飞雁。
yàn luò shū huí kōng shì yuàn.
雁落书回空是怨。
lǐng chóu guī qù yǒu shéi zhī, shuǐ yòu máng máng shān yòu duàn.
领愁归去有谁知,水又茫茫山又断。
拼音:shuí liào qíng duō tiān bù guǎn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四旱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南宋词人。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
孝宗淳熙间曾游临安。光宗时尚未仕宦。有《书舟词》。存词150余首。杨慎《词品》称程垓为"东坡之中表也"。但程垓成年时,东坡卒已久,其误甚明。毛晋《书舟词跋》及《四库全书总目》亦沿杨慎之误。近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考辨甚详。
程垓词今存157首。其词作反映生活面较窄,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情意凄婉。如〔满庭芳〕"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不过他的长调很工丽潇洒,如〔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在临安所写的〔凤栖梧〕"蜀客望乡归不去","忧国丹心曾独许",表现了作者的忧国之情与乡思,语浅情深。其词风深受柳永词的影响,所以冯煦《蒿庵论词》称其词"凄婉绵丽,与草窗(周密)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程垓的词在风格情调上,都与柳永词有近似的地方,所以有人将他的词看作是柳词的余绪(薛砺若《宋词通论》)。但柳词虽有“森秀幽畅”的长处,也有“俚艳近俗”的短处。程垓词却能扬其长而避其短,潇洒脱俗,挚婉蕴藉,深为后人所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