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宋代朱敦儒的《浣溪沙(玄真子有渔父词,为添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é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桃花流水鳜鱼肥”全诗

《浣溪沙(玄真子有渔父词,为添作)》

桃花流水鳜鱼肥

西塞山边白鹭飞。
吴兴江上绿杨低。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将风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
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


《浣溪沙(玄真子有渔父词,为添作)》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朱敦儒。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塞山边白鹭飞。
吴兴江上绿杨低。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将风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的图景。白鹭在西塞山边飞翔,绿杨低垂在吴兴江上,桃花漂浮在流水中,鳜鱼肥美。诗人戴着青色箬笠,穿着短蓑衣,迎风而行,披着雨中的细雨。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逍遥自在的心境,斜风细雨让人无需归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通过描写山、水、花、鱼等元素,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白鹭飞翔、绿杨低垂、桃花流水、鳜鱼肥美,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而诗人自己戴着箬笠,穿着蓑衣,置身于斜风细雨之中,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钟爱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暗示了一种超越世俗束缚的心态。

整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同时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这种意境的营造在宋代的文学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心灵境界的追求。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意境独特之处,被广泛传诵并受到赞赏。

“桃花流水鳜鱼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uàn xī shā xuán zhēn zǐ yǒu yú fù cí, wèi tiān zuò
浣溪沙(玄真子有渔父词,为添作)

xī sài shān biān bái lù fēi.
西塞山边白鹭飞。
wú xīng jiāng shàng lǜ yáng dī.
吴兴江上绿杨低。
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éi.
桃花流水鳜鱼肥。
qīng ruò lì jiāng fēng lǐ dài, duǎn suō yī xiàng yǔ zhōng pī.
青箬笠将风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
xié fēng xì yǔ bù xū guī.
斜风细雨不须归。

“桃花流水鳜鱼肥”平仄韵脚


拼音: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éi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作者简介


朱敦儒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作者介绍


朱敦儒的评价

  在两宋词史上,能比较完整地表现出自我一生行藏出处、心态情感变化的,除朱敦儒之外,就只有后来的辛弃疾。苏轼作为新词风的开拓者,虽然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抒情自我化的方向,但他还没有将自我完整的人生历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写进词中(另一半写在人的诗里),诗词的表现功能还有所区分--词多言情,诗多言志和叙事。李清照也恪守这种惯例。朱敦儒则进一步发挥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不仅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而且以词表现社会现实,诗词的功能初步合一,从而给后来的辛派词人以更直接的启迪和影响。辛弃疾《念奴娇》词就明确说是“效朱希真体”,陆游年青时曾受知于朱敦儒,为人与作词都受朱敦儒的熏陶,他的名作《卜算子·咏梅》即与朱敦儒的《卜算子》(古涧一枝梅)风神相似。

朱敦儒的介绍

  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他是宋代著名词人,河南(今洛阳)人。他常以梅花自喻,不与群芳争艳。靖康、建炎年间,隐居故乡,写就了许多描写洛阳自然山水和名胜风物的词作。

  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许,两次举荐为学官而不出任。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有人向朝廷推荐朱敦儒,言敦儒有经世之才。高宗于是下诏任他为右迪功郎,并命肇庆府督促他赴临安任职。敦儒仍不肯受命,在众亲朋的劝说下,他方应诏前行。到了临安,赐进士出身,授予秘书省正字,尔后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后因发表主战言论,并与主战派李光等人一道,受到右谏议大夫汪勃的弹劾,于1149年被免职。不久,上疏请求退居嘉禾,晚年在秦桧的笼络下出任鸿胪少卿。

  朱敦儒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学创作上,其词作语言流畅,清新自然。他的词风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年词风浓艳丽巧;中年的词风激昂慷慨;闲居后词风婉明清畅。由于家庭富裕,所以早年居洛时,经常狎妓怡游,寻访洛阳一带的山川名胜。他在后来所写的词中,曾对这段浪漫快乐的生活做过深情的回忆。在《雨中花》中写道:“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在《临江仙》中写道:“生长西都(洛阳)逢化日,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乘风游二室,弄雪过三川。”词中提及的伊川、洛浦二室(嵩山的太室峰、少室峰)、三川(伊水、洛水、黄河,泛指河洛大地)都是洛阳一带的山水胜地。“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与疏狂。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他的轻狂和傲骨,通过这几句激情洋溢的词,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渡之初,朱敦儒站在主战派一边,所写的词比较具有现实意义,多忧时愤乱之作,“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沉痛凄怆,非常感人。到了晚年,过着闲适生活,词中充满了浮生若梦的消极思想与诗酒自放的颓废情调。

  比起北宋末的多数词人来,他在题材开拓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除了忧时愤乱与闲适生活两类词外,还有宫怨、游仙以及讽刺世情方面的作品。他后期的词,语言清新晓畅,明白自然,并常以寻常口语入词。总体而言,他的词风格旷达,一扫绮靡柔媚的风气,继承苏轼而又有变化,自成一家,在当时词坛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