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江南篱落雪残时”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江南篱落雪残时”出自宋代赵蕃的《题杨补之画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g nán lí luò xuě cán shí,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江南篱落雪残时”全诗

《题杨补之画梅》

江南篱落雪残时

翠篠横侵鹤膝枝,江南篱落雪残时
杨郎笔下烟岚集,留作晴窗觅句资。


赏析


《题杨补之画梅》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梅花为主题,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憧憬。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翠篠横侵鹤膝枝,
江南篱落雪残时。
杨郎笔下烟岚集,
留作晴窗觅句资。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面,梅花枝条被翠绿的竹叶横卧于鹤膝般的枝干上,江南篱落中的雪花已经残留在梅花之间。诗人以此为契机,赞美了画家杨补之的艺术创作,他的画笔下烟雾般的氛围聚集在一起,为晴朗的窗户提供了诗人寻找灵感的文学资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揭示了梅花的美丽和艺术的魅力。翠绿的竹叶横卧在鹤膝般的枝干之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娇媚。江南篱落的雪花已经消融,只剩下零星的残留,这种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清雅和坚韧。诗人赞美杨补之的画作,他的笔触所创造的烟雾般的氛围,为诗人提供了寻找灵感和创作诗句的资源。

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深邃而富有情感的意境。梅花作为冬天的花朵,象征着坚毅和不屈的精神。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娇媚和坚韧,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并将其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他赞美了杨补之的画作,将烟雾般的氛围与晴朗的窗户相结合,以寻找诗句的灵感。整首诗词通过鲜明的意象描绘和巧妙的隐喻,将自然景物与艺术创作相融合,展示了诗人对美的独特感受和艺术的向往。

“江南篱落雪残时”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yáng bǔ zhī huà méi
题杨补之画梅

cuì xiǎo héng qīn hè xī zhī, jiāng nán lí luò xuě cán shí.
翠篠横侵鹤膝枝,江南篱落雪残时。
yáng láng bǐ xià yān lán jí, liú zuò qíng chuāng mì jù zī.
杨郎笔下烟岚集,留作晴窗觅句资。

“江南篱落雪残时”平仄韵脚


拼音:jiāng nán lí luò xuě cán shí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作者简介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作者介绍


赵蕃的介绍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