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风雪夜”出自唐代齐己的《寓居岳麓,谢进士沈彬再访》,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òu yīn fēng xuě yè,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又因风雪夜”全诗: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
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
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寓居岳麓,谢进士沈彬再访
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
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
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诗词中文译文:
住在岳麓山,感谢进士沈彬再次造访。
去年他来找我,留下了一道十分幽静的题记。
又因为风雪夜晚,他在古松门前重重地过夜。
我和他都有些许疑惑,不再抱怨厄运。
他没有主题诗,只是随便写了一点字句。
明天早晨我们相送离开,
披着破旧的衣袍,一起进入桃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写的。诗人以自己在岳麓山居住的事实为背景,谢沈彬进士再次前来拜访。诗中表达了友情、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外界世界的疑问。
诗中,诗人和沈彬之间的交情是表现出的主要情感。沈彬前来拜访诗人,留下了一道蕴含深意的题记,表明了他们之间的情谊。尽管在风雪之夜,沈彬仍选择在古松门前过夜,显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也提到他们都有些疑惑,对于自己的处境并没有过分抱怨,这种对待厄运的态度充满了坚韧的力量。
诗末,诗人以披褐的形象来描述他们明日告别的场景。披褐意味着贫穷,但诗人并不以此为耻,反而将其作为进入桃源的准备。这种态度表现了诗人对纯净、美好生活的追求,即使在贫穷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心境的宁静和愉悦。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友情、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内心疑问的思考,传递了一种追求纯净美好生活的信念。
yù jū yuè lù, xiè jìn shì shěn bīn zài fǎng
寓居岳麓,谢进士沈彬再访
qù suì lái xún wǒ, liú tí zài xiǎn hén.
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
yòu yīn fēng xuě yè, zhòng sù gǔ sōng mén.
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
yù yǒu yí xiū qì, shī wú zhǔ qiě yán.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
míng cháo cǐ xiāng sòng, pī hè rù táo yuán.
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拼音:yòu yīn fēng xuě yè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二祃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