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方凭七庙略”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方凭七庙略”出自南北朝庾肩吾的《乱后行经吴御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āng píng qī miào lüè,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方凭七庙略”全诗

《乱后行经吴御亭》

方凭七庙略

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
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
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
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
殷牖爻虽赜,尧城吏转尊。
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
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
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


赏析


《乱后行经吴御亭》

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
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
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
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
殷牖爻虽赜,尧城吏转尊。
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
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

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

中文译文:

邮亭稍一回头,风尘遮蔽了千里的视线。
青袍在春草中显得与众不同,白马即将抵达吴门。
獯戎之战让人痛心,各国的种族混杂,纷争不断。
皇帝行进的道路与边关一样险峻,王城与太原相似。

即便明朝的鼎立仍然重要,但国家的礼制依然保持。
即便殷商时代的卜筮之物看似深奥,尧时的官员却被任用。
泪水和鲜血哀叹东走,回忆起笼罩北方战火的戈弓。
希望能凭着七庙的力量,为五陵的冤魂呼喊正义。

人类的事情变得如此,天道又能和谁商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动荡的南北朝时期的景象。诗人站在吴御亭上回望,看到了整个国家的苦难和混乱。

开头的两句“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揭示了作者所处的时代陷入了混乱和苦难之中,人们的眼界也被风尘所遮蔽。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南北朝时期种族的混杂和各种战乱的景象。“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獯戎是南方的少数民族,伊洛是关键地区,各种混乱的种族和战争带来了很多不安。

接着,诗人写道“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辇指的是皇帝的车辇,这里表示即使皇帝行进的道路也充满了危险,就像边关一样险峻。王城指的是江南的都城,太原指的是北方的都城,这里表示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都城,都陷入了混乱。

然后,诗人描述了明朝的鼎立与国家礼制的依然保持。“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明鼎指的是明朝时期的政权之间的争夺,尚重指的是国家的礼制依然得以保持。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的忧思和呼吁。“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表明诗人对当时的人事之乱感到悲痛,同时也表示人们对于命运和天道的困惑。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和苦难,并思考了人类命运与天道的关系。通过对具体景象和抽象概念的叙写,传达了作者对时代困境的关注和忧虑。

“方凭七庙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uàn hòu xíng jīng wú yù tíng
乱后行经吴御亭

yóu tíng yī huí wàng,
邮亭一回望,
fēng chén qiān lǐ hūn.
风尘千里昏。
qīng páo yì chūn cǎo,
青袍异春草,
bái mǎ jí wú mén.
白马即吴门。
xūn róng gěng yī luò,
獯戎鲠伊洛,
zá zhǒng luàn huán yuán.
杂种乱轘辕。
niǎn dào tóng guān sài,
辇道同关塞,
wáng chéng shì tài yuán.
王城似太原。
xiū míng dǐng shàng zhòng,
休明鼎尚重,
bǐng lǐ guó yóu cún.
秉礼国犹存。
yīn yǒu yáo suī zé,
殷牖爻虽赜,
yáo chéng lì zhuǎn zūn.
尧城吏转尊。
qì xuè bēi dōng zǒu,
泣血悲东走,
héng gē niàn běi bēn.
横戈念北奔。
fāng píng qī miào lüè,
方凭七庙略,
shì xuě wǔ líng yuān.
誓雪五陵冤。
rén shì jīn rú cǐ,
人事今如此,
tiān dào gòng shuí lùn.
天道共谁论。

“方凭七庙略”平仄韵脚


拼音:fāng píng qī miào lüè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作者简介


庾肩吾庾肩吾(487-551),字子慎,一作慎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人。世居江陵。初为晋安王国常侍,同刘孝威、徐摛诸人号称“高斋学士”。随府授宣惠参军,历中郎云麾参军,并兼记室,及王为太子,兼东宫通事舍人。除安西湘东王录事参军,领荆州大中正,迁中录事参军,太子率更令,中庶子。简文即位,进度支尚书,有集十卷。历仕太子中庶子、进度支尚书、江州剌史等职,封武康县侯。工诗,其诗雕琢辞采,讲究声律。胡 应麟称其诗“风神秀相,洞合唐规”。《书品》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隶书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级。此书的特点在于不是就每件作品加以品评,而是就每一级集中综合品评,区分优劣。

作者介绍


庾肩吾的生平

  梁简文帝萧纲初封晋安王,庾肩吾为晋安国常侍。萧纲迁镇,庾肩吾也随同迁转,历任云麾参军,并兼记室参军。萧纲喜好文学,招纳文士,庾肩吾和徐□、刘孝威等同被赏接,又受命抄撰书籍,当时号为高斋学士。简文帝萧纲继位后,以庾肩吾为度支尚书。后侯景至建康,矫诏遣庾肩吾使江州招降萧大心,他乘机逃至会稽,转赴江陵,投奔萧绎,封武康县侯,《梁书》及《南史》庾肩吾传都未明记其生卒年和年岁。

  梁元帝27岁时所作《法宝联璧序》,记庾肩吾为48岁,可以推知其生年。庾信于承圣二年(553)封武康县侯,袭父爵,则庾肩吾当卒于此年。元帝萧绎为作墓志。

  庾肩吾历任萧纲府中属官,当时盛行的宫体诗,他是推波助澜者之一。现存的诗文,多为应制、奉和、侍宴、谢启这一类酬应之作,但象“路高村反出,林长鸟更稀。寒云间石起,秋叶下山飞”(《游甑山》),“泉飞疑度雨,云积似重楼”(《寻周处士弘让》)等句写景还很生动。他的《乱后行经吴邮亭》一诗,对侯景之乱也颇有悲愤之情。由于他讲求声律,有一些五言诗已经具备了五言律诗的雏形。

  庾肩吾还是一位书法家,著有《书品》,叙述书法的源流演变,评论历代书法家的特色,颇受后人的重视。

庾肩吾的背景

  汉代末年在察举制度下,士族中已经流行着乡党评议的风气,如许劭与从兄许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此外,郭太也以关于鉴人而名闻天下。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以后,人物品评的风气更加兴盛。(魏)刘卲(或作“劭”、“邵”)的《人物志》总结了鉴察人物的理论和方法,特别重视人的材质,形成才性之学。(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的《识鉴》、《赏誉》、《品藻》、《容止》等门,记载了许多品评人物的生动事例。

  人物品评在汉末多带有预言成败的意味,偏重在识鉴人才、拔擢俊彦,所以品评的重点在政治、道德方面。魏晋以后的人物品评有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在预言性和政治、道德的评议外,增加了许多审美的成分,为已经享名的人物用形象的语言、比喻象征的手法加以品题。如《世说新语》中的这些品题:“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赏誉》)“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赏誉》)“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品藻》)“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容止》)《世说新语》中品题人物常见的审美概念有:清、神、朗、率、达、雅、通、简、真、畅、俊、旷、远、高、深、虚、逸、超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真、深、朗三者。而用作比喻的又不乏自然物象,如:千丈松、松下风、玉树、玉山、云中白鹤、龙跃云津、凤鸣朝阳。人物审美的兴盛,对文艺审美起了催化的作用。有的文学审美范畴来自人物审美,如“风骨”、“骨气”、“风神”、“清虚”、“清通”、“高远”、“情致”、“才情”等。而人物流品的划分,也直接影响着文艺批评,锺嵘《诗品》、庾肩吾《书品》、谢赫《古画品录》,就是明证。

庾肩吾的成就

  庾肩吾,南朝梁文学家。字子慎,一作慎之。原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八岁能赋诗。初为晋安王萧纲国常侍,历任云麾参军、兼记室参军。王好文学,为太子,开文德省,招纳文士,与刘孝威、江伯摇、孔敬通、申子悦、徐昉、徐摛、王囿、孔铄、鲍至等十人同被赏接,又受命抄撰众籍,丰其果馔,号为“高斋学士”。

  萧纲即帝位(简文帝),任度支尚书。侯景至建康,矫诏遣肩吾使江州招降萧大心,他乘机逃至会稽,间道奔江陵投萧绎,任江州刺史,领义阳太守,封武康县侯。卒赠散骑常侍、中书令。工诗赋。诗与徐摛齐名,早期多为奉和应制、侍宴、谢启一类酬应之作,风格靡丽,为“宫体诗”创始人之一。但某些诗句如“路高村反出,林长鸟更稀。寒云间石起,秋叶下山飞”(《游甑山》),“泉飞疑度雨,云积似重楼”(《寻周处士弘让》)等,写景较生动。诗歌形式上讲求对仗,注重声律,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所贡献。

  明胡应麟《诗薮》称其“风神秀相,洞合唐规”,王夫之《古诗品选》推为“近体之宗祊”。晚年经乱,诗风有所转变,如《乱后行经吴邮亭》等诗,抒发对时代动乱的感慨,情辞慷慨,笔力较为雄健。又善书法,著有《书品》传世,叙述书法源流演变,评论历代书法家之特色,颇受后人重视。《隋书·经籍志》载其有集十卷,但唐李贺已经感叹不得见其遗文(《还自会稽歌序》)。明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