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兮陶令惟三径”出自宋代魏杞的《次韵送汪尚书致政还乡》,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uī xī táo lìng wéi sān jì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归兮陶令惟三径”全诗:诸贤投绂孟前期,愧我需章独厚时。
勉徇礼经聊弭谤,敢贪荣禄计迁资。
归兮陶令惟三径,去矣君严有二宜。
处世功勋忘厚飨,人生知止要能知。
《次韵送汪尚书致政还乡》是宋代诗人魏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诸贤投绂孟前期,愧我需章独厚时。
勉徇礼经聊弭谤,敢贪荣禄计迁资。
归兮陶令惟三径,去矣君严有二宜。
处世功勋忘厚飨,人生知止要能知。
诗意:
这首诗词是魏杞写给汪尚书的送别之作,祝愿他重返故乡从政。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文才不如时人的自愧,他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对才能重视的时代,而自己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用。诗人勉励自己要以遵循礼仪和经典来平息人们的诽谤,不贪图荣华富贵而追求晋升。归乡的道路只有三条,而去职从政只有两个适宜的时机。作者呼吁人们在处理世事时要忘记功勋和丰盛的享受,人生的真谛在于懂得知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人自谦地承认自己在文学才华上不如时人,但同时也表达了对时代对才能的重视和遗憾的情绪。他以自己为例,呼吁人们要以礼仪和经典为准则,来平息他人对自己的质疑和诽谤,而不是通过贪图权势和财富来追求晋升。诗人通过归乡和从政的比喻,表达了对正道和适时行动的思考。最后,他强调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懂得知足,不忘记一切功绩和享受的虚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追求心灵的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魏杞对自己才华的自省和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通过简练而意味深长的语言,诗人传达了他对自己以及读者的期望,呼唤着人们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理解。
cì yùn sòng wāng shàng shū zhì zhèng huán xiāng
次韵送汪尚书致政还乡
zhū xián tóu fú mèng qián qī, kuì wǒ xū zhāng dú hòu shí.
诸贤投绂孟前期,愧我需章独厚时。
miǎn xùn lǐ jīng liáo mǐ bàng, gǎn tān róng lù jì qiān zī.
勉徇礼经聊弭谤,敢贪荣禄计迁资。
guī xī táo lìng wéi sān jìng, qù yǐ jūn yán yǒu èr yí.
归兮陶令惟三径,去矣君严有二宜。
chǔ shì gōng xūn wàng hòu xiǎng, rén shēng zhī zhǐ yào néng zhī.
处世功勋忘厚飨,人生知止要能知。
拼音:guī xī táo lìng wéi sān jìng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五径
魏杞(1121—1184)南宋官员。字南夫,一字道弼,寿州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移居明州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十二年进士。受经于明州赵敦临。以宗正少卿为金通问使,不辱使命,连擢参知政事、右仆射兼枢密使,后出知平江府,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
魏杞,以祖恩补官。1142年(南宋绍兴十二年)进士,任余姚尉,后调泾县,罢无名科费,有能声,升大理寺主簿。后擢太傅寺主薄、宗正少卿。1163年(隆兴元年)出使金国,不辱使命,隆兴二年(1164),金兵南犯,以礼部尚书衔任金国通问使。十月至盱眙,金方拥兵攻淮,问宋使来意,欲求观国书,割商秦地及增输岁币20万等事,他一概不许。抵高邮时,金复索信使面议,又抗辞不挠。乾道元年(1165)至燕山,金主以国书不称臣而称侄大怒,绝其饮食。杞慷慨陈义,气劲词直,金主终以礼待。隆兴和议成,受孝宗褒奖,历任同知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次年罢相,后知平江府。终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归居鄞县小溪,人称碧溪先生。1184年(淳熙十一年)卒,追封鲁国公,谥文节,葬奉化溪口翠屏山,郑清之书神道碑,今存。
魏杞的纪念祠堂位于鄞州区古林镇西边的蜃蛟村,一间破旧不堪的老屋前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太廉堂”三个字。虽然这匾已经是满目疮痍,但依稀还能够看出它的金光闪烁,显示它昔日的辉煌。
这里曾经是南宋著名丞相魏杞的纪念祠堂。老屋已经破旧不堪,但这块由皇帝亲赐并御书的三个金字“太廉堂”牌匾依然悬挂在门口。木柱两边还能依稀可辨一副对联:“两代公卿传世泽,协理朝纲扶宋室”。
“战战兢兢事一人,匡扶社稷演丝纶。洁如寒涧冰千尺,净若秋空月一轮。待漏金门伺五夜,中书决政坐重茵。太廉二字君王赐,清白芳傅奕叶孙。”这是宋朝名相史浩赠与魏杞的“太廉堂”诗。
宋淳熙十年(1184年)魏杞64岁时,因旧伤复发而卒。嘉泰年间,宋宁宗根据魏杞功绩赐谥文节,次年择葬于奉化飞凤山上,魏杞的后裔遂迁居蜃蛟魏家合族。每年清明,在蜃蛟魏家的历代子孙,还按例去奉化飞凤山庄祭扫祖墓,缅怀魏氏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