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坐还山计”出自宋代赵蕃的《和答黎季成送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zuò hái shān j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自坐还山计”全诗:自坐还山计,如同去鲁情。
水风元不断,山月每同明。
试问诗能和,何如酒共倾。
吾家近京驿,侧耳听车声。
《和答黎季成送行》是宋代赵蕃创作的诗词。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离别之情以及对诗与酒的思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坐还山计,如同去鲁情。
水风元不断,山月每同明。
试问诗能和,何如酒共倾。
吾家近京驿,侧耳听车声。
诗意:
在离别之际,我坐在山间思索归程,心情如同离开鲁国的情感。
水和风常常不停,山月总是明亮的。
我想试问,诗能否与别人的心灵相通,为何不如同倾酒相对般直接而真实。
我家靠近京城的驿站,我侧耳倾听着马车行进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诗与酒的思考。诗人坐在山间,思考着自己即将离开的日子,心情如同离开鲁国一样复杂。水和风不停地流动,山上的月亮依然明亮,这种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诗人试图询问诗能否与他人心灵相通,为何不如同饮酒那样直接而真实。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诗歌表达力的思考,暗示诗歌能否像酒一样直接传达情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他家靠近京城的驿站,离别的车声在他耳边响起,给整首诗带来了离别的氛围。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离别的情感和对诗与酒的思考,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自我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以及对诗歌表达力的思考。整首诗意蕴含丰富,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hé dá lí jì chéng sòng xíng
和答黎季成送行
zì zuò hái shān jì, rú tóng qù lǔ qíng.
自坐还山计,如同去鲁情。
shuǐ fēng yuán bù duàn, shān yuè měi tóng míng.
水风元不断,山月每同明。
shì wèn shī néng hé, hé rú jiǔ gòng qīng.
试问诗能和,何如酒共倾。
wú jiā jìn jīng yì, cè ěr tīng chē shēng.
吾家近京驿,侧耳听车声。
拼音:zì zuò hái shān jì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八霁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