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恐破苔”出自宋代赵蕃的《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ú xíng kǒng pò tá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徐行恐破苔”全诗:访客因逢客,相携看竹来。
径从林下转,门向水边开。
高顾防惊鸟,徐行恐破苔。
故嫌溪浅落,妨我泛舟回。
这首诗词是宋代赵蕃创作的《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同成父弟一同拜访王亢宗,邂逅周钦止一同来看竹。我们径直从林下转弯,门户开向水边。抬头仰望,以防惊扰鸟儿;慢慢前行,免得踩碎脆弱的苔藓。可惜溪水浅得让我心生怨恨,阻碍了我划船返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访友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成父弟、王亢宗和周钦止一同游览竹林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的竹林被描绘得清晰而优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径从林下转"和"门向水边开"的描写,展示了诗人们在竹林中行走的情景,仿佛将读者带入了竹林的静谧之中。
诗中的"高顾防惊鸟,徐行恐破苔"表达了诗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们小心翼翼地行走,生怕惊扰到栖息其中的鸟儿,同时也留意着脚下的苔藓,以免破坏了这片纯净的环境。这种对自然的敏感和保护意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态观念。
然而,诗人对溪水浅的抱怨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和不满。溪水的浅度成为了划船返程的障碍,这使诗人们无法顺利地返回,留下了一丝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中,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自然的珍视。它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敏感细腻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对友情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tóng chéng fù dì fǎng wáng kàng zōng yù zhōu qīn zhǐ tóng guò yuán tōng kàn zhú èr shǒu
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
fǎng kè yīn féng kè, xiāng xié kàn zhú lái.
访客因逢客,相携看竹来。
jìng cóng lín xià zhuǎn, mén xiàng shuǐ biān kāi.
径从林下转,门向水边开。
gāo gù fáng jīng niǎo, xú xíng kǒng pò tái.
高顾防惊鸟,徐行恐破苔。
gù xián xī qiǎn luò, fáng wǒ fàn zhōu huí.
故嫌溪浅落,妨我泛舟回。
拼音:xú xíng kǒng pò tái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