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苍狗变化易”出自宋代刘子翚的《少稷赋十二相属诗戏赠一篇》,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ái yī cāng gǒu biàn huà y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白衣苍狗变化易”全诗:不用为鼠何数奇,饭牛南山聊自怡。
探穴取虎有奇祸,守株伺兔非全痴。
文成雕龙盈卷轴,画蛇失杯坐添足。
走马章台忆旧游,岁月才惊羊胛熟。
六窗要自息猕猴,黄鸡无应心日休。
白衣苍狗变化易,世事何殊牧猪戏。
《少稷赋十二相属诗戏赠一篇》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用为鼠何数奇,
饭牛南山聊自怡。
探穴取虎有奇祸,
守株伺兔非全痴。
文成雕龙盈卷轴,
画蛇失杯坐添足。
走马章台忆旧游,
岁月才惊羊胛熟。
六窗要自息猕猴,
黄鸡无应心日休。
白衣苍狗变化易,
世事何殊牧猪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幽默戏谑的笔调,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展现出来。诗人通过描绘各种形象和场景,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一种思考和观察。
诗的开头,诗人提到不用计算老鼠的数量,因为喂养牛在南山吃饭已经让自己感到愉悦。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暗示人们不必过于计较琐事,而是应该欣然接受生活的喜悦。
接着,诗人通过探穴取虎和守株伺兔的比喻,指出不管是盲目冒险还是固守成规都是不明智的。这里表达了对于人们追求成功和取得成就的思考,强调了合理的策略和行动的重要性。
在下一段,诗人通过文成雕龙和画蛇失足的比喻,揭示了过度追求完美和不合理的行为往往会适得其反。这里可能是对于文人墨客过于追求文辞的谴责,提醒人们不要陷入形式主义的囹圄。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游历和人生经验。他提到在章台上走马回忆旧时的游玩,岁月的流逝让他感到惊讶,正如年岁增长让羊的胛骨变得厚实一样。
接下来,诗人提到六窗需要自己安静下来,不受到猕猴的干扰。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内心宁静和独处的向往,寄托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一句诗,诗人提到黄鸡没有回应心中的日夜休息。这里可能是对于生活琐事和烦扰的嘲讽,呼应了诗的开头,强调了心灵的宁静和远离俗务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于各种形象和比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用幽默和戏谑的语言呈现,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也给读者带来一种思考和启示。
shǎo jì fù shí èr xiāng shǔ shī xì zèng yī piān
少稷赋十二相属诗戏赠一篇
bù yòng wèi shǔ hé shù qí, fàn niú nán shān liáo zì yí.
不用为鼠何数奇,饭牛南山聊自怡。
tàn xué qǔ hǔ yǒu qí huò, shǒu zhū cì tù fēi quán chī.
探穴取虎有奇祸,守株伺兔非全痴。
wén chéng diāo lóng yíng juàn zhóu, huà shé shī bēi zuò tiān zú.
文成雕龙盈卷轴,画蛇失杯坐添足。
zǒu mǎ zhāng tái yì jiù yóu, suì yuè cái jīng yáng jiǎ shú.
走马章台忆旧游,岁月才惊羊胛熟。
liù chuāng yào zì xī mí hóu, huáng jī wú yìng xīn rì xiū.
六窗要自息猕猴,黄鸡无应心日休。
bái yī cāng gǒu biàn huà yì, shì shì hé shū mù zhū xì.
白衣苍狗变化易,世事何殊牧猪戏。
拼音:bái yī cāng gǒu biàn huà yì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仄韵) 入声十一陌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刘子翚之父刘韐在靖康之难时奉命出使金营,拒绝金人诱降,自缢而死。刘子翚时年30岁,接到噩耗后,悲愤交集,与其兄刘子羽、刘子翼扶柩返里,守制庐墓三年。服除后,以父荫补承务郎,为兴化军(治今福建莆田)通判,后因体弱多病辞职。辞归武夷山,主管冲佑观,讲学传道,常徘徊涕泗于父兄墓地,累日不返。妻死不再娶,事继母吕氏,教育侄子刘珙,克尽孝友之道。
朱松在建州临终时,以子朱熹托付刘子翚教养,并对朱熹说,“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学皆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朱熹向刘子翚请教入道门径和次第,刘子翚告诉朱熹从《易经》中得到入道的门径,并以“不远复”三字告诫朱熹。刘子羽待朱熹如子侄,为朱熹之义父,给朱熹取字元晦,希望他成为一个外表不露、道德内蓄之人。朱熹自认为元者四德之首,愧不敢当,就自己改字仲晦。朱熹后来将儒学发扬光大,成为理学大师,得益于刘子翚的悉心培养。
刘子翚无子,以兄刘子羽最小儿子刘玶为后,47岁时病逝,追谥文靖公。遗著由嗣子刘玶编为《屏山集》20卷,朱熹为之作序。宗杲曾作《刘子翚像赞》,称其“财色功名,一刀两断。立地成佛,须是这汉。”
刘子翚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就是他的学生。钱钟书先生称朱熹是“道学家中间的大诗人”,而称他是“诗人里的一位道学家”(《宋诗选注》),在宋代诸多道学和诗歌兼习的作家中,他是沾染“讲义语录”习气、“头巾气”最少的一位。与韩驹、吕本中、曾几等交游唱和,故诗歌造诣颇高。风格比较清爽明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风格高秀,不袭陈因”。其五言诗感慨含思,“幽淡卓练,及陶、谢之胜,而无康乐繁缛细涩之态”(《宋诗钞·屏山集钞序》)。朱熹在《屏山集跋》中评价说:“先生文辞之伟,固足以惊一世之耳目,然其精微之学、静退之风,形于文墨,有足以发蒙蔽而销鄙吝之心者,尤览者所宜尽心也。”(《屏山集跋》)在他的五言,尤其是五言古诗中可以获得这种印象。他的绝句佳作颇多,写景抒情擅长以明快的笔调表现深细的构思,表现出一个理学家特有的格物和体验工夫。
刘子翚受其父爱国思想影响很深,早年游秦、洛、赵、魏时,就注意搜访古迹,了解历史,以体会国家兴衰规律,南渡后虽隐居乡里,但无时不忧国,唯因病魔缠身,无力请缨,壮志难酬,因而写入诗中,多以长篇或组诗全景式地反映社会时事,如《望京谣》、《谕俗十二首》等。《汴京纪事》二十首前七首纪国都沦陷,后十三首忆往日繁华,以对比见感愤,殆若“诗史”,历来为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