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知年少求名处”出自唐代李益的《牡丹(一作咏牡丹赠从兄正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ǐ zhī nián shào qiú míng ch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始知年少求名处”全诗: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牡丹(一作咏牡丹赠从兄正封)》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李益。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紫蕊丛开未到家,
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
满眼空中别有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引人入胜的景象。诗人说,尽管牡丹花还未开放,但游客们已经来到这里欣赏它的繁华盛景。通过观赏牡丹花,诗人意识到年轻时追求名利的地方已经不再重要,因为眼前的牡丹花已经成为他心中别有风采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花为主题,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和引人注目的特点。第一句描述了紫色的花蕊已经开放,但诗人却还没有到达家中。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牡丹花之美的追求,即使他离开了家园,仍然能够欣赏到牡丹花的盛开之美。
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游客欣赏牡丹花的教导。尽管诗人自己还未回到家中,但他却引导游客们一同欣赏牡丹花的繁华盛景。这表明诗人对牡丹花美丽的赞赏,并愿意与他人分享这种美好。
第三句和第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牡丹花过程中的思考。诗人意识到年少时为名利而奔波的地方已经不再重要,因为眼前的牡丹花已经展现了出与众不同的美丽。这里的"空中别有花"可以理解为牡丹花在诗人心中独特的地位,与他年少时追求的名利并不相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名利的超越。牡丹花成为了诗人心中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存在,启示他放下功名利禄的追求,去欣赏和追逐内心真正珍视的事物。
mǔ dān yī zuò yǒng mǔ dān zèng cóng xiōng zhèng fēng
牡丹(一作咏牡丹赠从兄正封)
zǐ ruǐ cóng kāi wèi dào jiā, què jiào yóu kè shǎng fán huá.
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shǐ zhī nián shào qiú míng chù, mǎn yǎn kōng zhōng bié yǒu huā.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拼音:shǐ zhī nián shào qiú míng chù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
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江南词》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前者写一思妇因丈夫是瞿塘商贾,“重利轻别离”,每天不得相聚,因此不由得暗中后悔:“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早知道还不如嫁给弄潮儿呢!毕竟潮水的涨落有确定的时刻,与弄潮儿总还能朝夕厮守,比作商贾之妇强多了),心理描写可谓传神入微矣;后者写受降城上的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芦管悠扬激起乡思悠长,读来令人同情感伤。集一卷,今编诗二卷(全唐诗中卷第二百八十二和二百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