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一气”出自唐代吕岩的《满庭芳》,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n tiān yī q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
“先天一气”全诗:大道渊源,高真隐秘,风流岂可知闻。
先天一气,清浊自然分。
不识坎离颠倒,谁能辨、金木浮沉?
幽微处,无中产有,涧畔虎龙吟¤
壶中,真造化,天精地髓,阴魄阳魂。
运周天水火,燮理寒温。
十月脱胎丹就,除此外、皆是傍门。
君知否,尘寰走遍,端的少知音。
满庭芳
大道渊源,高真隐秘,
风流岂可知闻。
先天一气,清浊自然分。
不识坎离颠倒,谁能辨,
金木浮沉?
幽微处,无中产有,
涧畔虎龙吟。
壶中,真造化,天精地髓,
阴魄阳魂。
运周天水火,燮理寒温。
十月脱胎丹就,
除此外,皆是傍门。
君知否,尘寰走遍,
端的少知音。
中文译文:
花香满庭院,
大道源深幽隐。
风华不可言传,
宇宙之气自然分。
谁能理解坎离之谜,
金木离合的变幻?
在微妙的地方,
无中生有,
涧边有虎龙吟。
在壶里,
世间万物化生,
天地精华汇聚,
阴阳魂魄交融。
运转周天,
掌控水火,
调和寒暖。
十月脱胎成丹,
除了这一法门,
其他都是盲目而为。
君是否知道,
人世间走遍了,
却很少有知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玄奥的语言描述了宇宙之道和人生之谜。作者将大道的渊源比喻为满庭的芳香,暗示其无法被言语所传达。他讲述了宇宙间的阴阳变化和万物生成的奥秘,以及人们对于这些变化的无知和迷茫。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抽象词语和隐喻,表达出诗人对于宇宙之道的思考和探索。
诗中的"大道渊源"指的是宇宙的起源和宇宙之道的深远。"风流岂可知闻"表示宇宙的奥秘无法被人所知。"先天一气,清浊自然分"指的是宇宙间的阴阳之气如何分化,并形成万物。"不识坎离颠倒,谁能辨,金木浮沉"表达了人们对于坎离变化的无法理解,以及物质世界的变幻。"幽微处,无中产有,涧畔虎龙吟"隐喻了宇宙间微妙的变化和生生不息的景象。"壶中,真造化,天精地髓,阴魄阳魂"将宇宙之道比喻为壶中万物的魂魄,暗示了其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
诗的后半部分则探讨了人与宇宙之道的关系。"运周天水火,燮理寒温"表达了人可以通过调理水火,来调和身体的寒暖。"十月脱胎丹就,除此外,皆是傍门"意味着只有通过这种特殊的方法,才能达到超凡脱胎的境界。最后两句"君知否,尘寰走遍,端的少知音"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理解其思想和宇宙之道的知音之寥寥无几。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奥的哲思和流畅的诗句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宇宙之道的思索和感悟。它通过一系列隐喻和抽象词语,描述了宇宙的神秘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寻找知音的渴望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mǎn tíng fāng
满庭芳
dà dào yuān yuán, gāo zhēn yǐn mì, fēng liú qǐ kě zhī wén.
大道渊源,高真隐秘,风流岂可知闻。
xiān tiān yī qì,
先天一气,
qīng zhuó zì rán fēn.
清浊自然分。
bù shí kǎn lí diān dǎo, shuí néng biàn jīn mù fú chén?
不识坎离颠倒,谁能辨、金木浮沉?
yōu wēi chù, wú zhōng chǎn yǒu, jiàn pàn hǔ lóng yín
幽微处,无中产有,涧畔虎龙吟¤
hú zhōng, zhēn zào huà, tiān jīng dì suǐ, yīn pò yáng hún.
壶中,真造化,天精地髓,阴魄阳魂。
yùn zhōu tiān shuǐ huǒ,
运周天水火,
xiè lǐ hán wēn.
燮理寒温。
shí yuè tuō tāi dān jiù, chú cǐ wài jiē shì bàng mén.
十月脱胎丹就,除此外、皆是傍门。
jūn zhī fǒu,
君知否,
chén huán zǒu biàn, duān dì shǎo zhī yīn.
尘寰走遍,端的少知音。
拼音:xiān tiān yī qì
平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五未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一作□),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713~741)一名岩客,字洞宾(即吕洞宾),河中永乐(一云蒲坂)人。(唐才子传作京兆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咸通初中第,两调县令。值黄巢之乱,遂携家归终南,放迹江湖间,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相传他后来在长安酒肆,遇到仙人钟离权,遂得道,不知所终。这就是民间盛传的“黄粱梦”故事,许多小说家戏曲家,都取以为小说、戏曲的题材。岩所作诗,流传甚多,全唐诗辑为四卷,行于世。
他大约生于唐末,卒于宋初,与陈抟为同时代人。至于后人将他的生活时代上推至唐开元(713~741)中,则是附会唐人沈既济《枕中记》所记道者吕翁事。此外尚有颇多传说,纷纭不一。比较可信是《国史》的记载:吕洞宾本儒生,因科场不利,而转学道,遇五代隐士钟离权授以内丹道要,隐居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年百余岁,而状貌如婴儿。世传有剑术,时至陈抟室”,与陈抟、李琪(一作“李奇”)等传奇人物交往。好以诗言内丹旨要,对钟吕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有弟子北宋施肩吾(华阳子)传其道。
吕洞宾以内丹为修仙径路,兼摄禅宗,自称“幼习儒业,长好性宗,修天爵而弃人爵,鄙顽空而悟真空。天爵止于人事,真空不离因缘”。指出:“修炼丹者,先正其炉。”身为丹炉,神气精液为药物,目、耳、口、鼻为炉之八门,“常固守之”,勿伤内真,“然后于天地之炉、造化之鼎,调和药物,匹配阴阳,制炼神气”。认为“顺天道者,常存其身之元阳真一太和纯粹之气,则坐致长生”,并说“其要在乎变炼五行而已”。主张一日当一年,昼法春夏,夜法秋冬,“升降阴阳,运行四序”,昼夜终始修炼。又认为,“性命根源,归乎一气。其来也,有一夫一妇焉;其去也,有三男三女焉。金男采黄芽于九宫之台,玉女收白雪于十二楼。水中起火,以分八卦;阴内炼阳,以别九州。于是三田和会而火龙出于昏衢,千日功成则游于蓬岛矣。其要盖十有八焉:小成之道七,中成之道六,大成之道五”。提出修炼当从消除六欲七情着手,泻心之积气而集其神。行肘后之法,即透过尾闾将药物搬上背以入脑,要存想龙虎河车,使上起,但应防止肾之虚阳入顶而引起上壅生热,故须震、坎、艮三男和巽、离、兑三女“俯仰开辟,节次升存,过关勿急”。继行飞金晶,“一撞三关”,直入上宫。炼之既久,如虑太过,则吐玉液炼其形。另尚有金液还丹炼形等法。其诗词,如“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饮海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等,奇谲诡异,尤脍炙人口。北宋以后,历代有人假托吕洞宾之名,行种种异事,故神化事迹迭出。民间信仰吕洞宾者甚盛。宋代道教学者曾慥编《集仙传》,称唐五代成道之士中“独纯阳子吕公显力广大”。托名吕洞宾的“自传”即称其遇钟离、苦竹真人,得金丹、驱鬼之道。“吾得道年五十,第一度郭上灶,第二度赵仙姑”,“常游两浙、汴京、谯郡。尝著白襕角带,右眼下有一痣,如人间使者,筋头大。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哂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是吾之剑也。世有传吾之神,不若传吾之法;传吾之法,不若传吾之行。何以故?为人若反是,虽握手接武,终不成道”。元代道士苗善时更编为《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七卷,汇集一百零八化故事。因而吕洞宾也为帝王所崇奉,宋宣和元年(1119)敕封“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纯阳演正警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加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